C
暢通成長渠道 回爐之后“結碩果”
針對年輕干部的特點,梧州市不拘一格,大膽使用,在工作實踐中創新了“三個一批”的成長渠道,促使年輕干部到基層既“留得下”、也“出得來”,取得了多贏效果。
對于愿意扎根基層、又被實踐證明適合在基層工作的年輕干部,梧州市采取“掛、轉、任”、跟蹤提拔使用等方式,促使他們安心扎根基層一線干事創業。2011年以來,梧州市已經有計劃地安排了50多名在一線掛職或工作的年輕干部到基層任職。這些年輕干部中已經涌現出2名鄉鎮黨委書記、5名鎮長。近兩年,先后有3名從清華、北大、人大畢業的碩士生主動提出到基層鄉鎮貢獻力量,如2013屆清華大學定向選調生李亮主動申請到偏遠的蒼梧縣六堡鎮任職。目前,全市已經形成了年輕干部爭相到基層一線“回爐鍛煉”的良性循環。
對于在基層歷練成熟、適合機關工作的年輕干部,在一線掛職工作結束后,梧州市及時向機關單位特別是原派出單位舉薦,使“回爐”的年輕干部經過鍛煉后能夠找到更適合自己的位置,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2011年以來,該市先后從基層一線重點推薦了年輕干部170多人,形成了“鍛煉在一線、成長在基層”的生動局面。
對于學有專長、綜合素質好、培養潛力大的年輕干部,在引導他們扎根基層一線的同時,梧州市注意依托人才工作平臺,讓他們參與到特色產業發展研究小組,促使他們安心留在基層,在合適的平臺上發揮專業特長,同時也為梧州產業轉型發展培養和儲備了一批高層次人才。目前,全市共有70多名在基層一線“回爐鍛煉”的年輕干部加入了高層次人才產業發展研究小組,如由浙江大學茶學博士、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院長馬士成和清華大學材料工程學博士、市發改委發展規劃與國民經濟綜合科負責人崔同湘擔任小組帶頭人的兩個產業發展研究小組,已經在研究梧州六堡茶產業和陶瓷產業發展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成為了產業學科帶頭人。
上一頁 |
第 [1] [2]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