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游“說走就走” 讓詩和遠方成為現實
——防城港邊境旅游試驗區建設實現新跨越
本報記者 蘇 靖
8月19日,來自廣東的34名游客組成的自駕游車隊,于2019中國·北部灣開海節后,從東興口岸出境,有序駛向了越南。而這,也是今年開海節中的一個子項目——中越跨境自駕游。
今年的開海節,除了文旅色彩濃重外,更凸顯了邊境旅游試驗區建設的新跨越。
全域旅游再提速
2018年4月,我市獲國務院批準設立國家邊境旅游試驗區。我市制定了《防城港邊境旅游試驗區六大創新探索改革事項》,通過建設邊境版全域旅游模式,突出“海邊山”特色,力爭在3年內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防城港模式”。
經過一年多的共同努力,我市邊境旅游試驗區取得了初步成效。
作為邊境旅游試驗區一個特色文旅品牌——2019中國·北部灣開海節,通過加強試驗區文化和旅游融合、全域旅游發展路徑以及產品轉型升級等三個新突破,不僅為邊境旅游試驗區造勢,還為推動邊境旅游試驗區的建設再上一個新臺階。
以文旅融合作為切入點,創新“旅游+”產業,打造邊境版的全域旅游試驗區,并先后推進了“旅游+文化”、“旅游+康養”、“旅游+金融”、“旅游+村鎮”、“旅游+商貿”等形式,不斷充實和豐富邊境旅游試驗區的深度和廣度。
中國東興與越南芒街合作發展“兩國一城”全域旅游,又向前推進一步。除聯合打造跨境旅游線路外,兩市利用共享中越陸地界河——北侖河水面和海上國界水面的有利條件,聯合打造國際化、個性化、差異化、品牌化的跨境旅游景區和景點,持續推進北侖河口景區、中國東盟自駕車總部基地、京島風景名勝區、國門景區等一批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區建設項目。
此外,東興口岸升級改造后,通道數量增加至48條,查驗區面積增加450平方米,有效提高了口岸通關承載能力,人員通關時間從10秒減至6秒。8月20日,市公安局研發出了“邊游證互聯網上自助辦理”系統試運行,游客通過刷身份證便可以實現自動錄入,縮短辦證時間。
2018年,全年出入境人數達1219萬人次,其中游客600萬人次,居我國邊境陸路口岸首位;旅游總消費104.75億元,同比增長27.39%。
深化合作百花齊放
2018年12月,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印發了《關于印發支持防城港邊境旅游試驗區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政策措施內容涉及項目動態管理等10個方面,給予防城港邊境旅游試驗區更大力度的優惠空間,同時簡化了審批程序。
重大旅游項目有了新突破,海邊山功能區均布局了新項目。5月8日,市政府與廣西東方航洋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白浪灘·航洋文旅綜合體項目,與海南一二三創投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廣西三月三文化旅游度假區項目,兩個項目均于年內開工。同時,穩步推進三塊石海洋樂園二期工程、中國-東盟(防城港江山)旅游接待基地、白龍海樂園、泰國文化園、東興國門景區、東興京島民俗風情園、東興昊興房車露營地、布透溫泉、十萬山七星頂生態綜合旅游度假區等項目建設。至此,我市列入2019年第一批廣西“雙百雙新”產業項目的旅游項目有2個。
中越加強邊境旅游交流合作,今年繼續實施“六聯合”模式。2018年6月1日,區內首創正式常態化開通中國桂林—防城港(東興)—越南芒街—下龍國際黃金旅游線跨境自駕游,截至今年6月,跨境自駕游共472輛車1624人,“防城港自駕游模式”被崇左市邊境旅游市場復制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