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荷美覃塘里工作,每個月都有2000左右的收入,這樣既方便照顧家里,也有收入來源,讓我們這些貧困戶安居又樂業。”覃塘區覃塘街道龍鳳村周玉鳳是這里的貧困戶之一,她像往常一樣來到荷田里施肥、耕種。
7月22日,記者來到廣西貴港市覃塘區西北的龍鳳村、姚山村。這里荷塘清香醉人,荷葉如蓋,層層疊疊,萬頃荷塘,就像一片綠海。在“綠海”上,朵朵荷花冒出“海”面,亭亭玉立,別樣嬌紅。
人民日報記者葛孟超、張云河拍攝。
周玉鳳說,村里有1700畝的田地租給景區種藕種花,200多勞動力除去廣東打工和在景區開店或景區企業務工外,其他都被安置在景區農業園務工,每天100元的收入,租給景區的田地每畝每年的租金是1300元。
荷美覃塘景區圍繞“生態農業、休閑養生、文化傳承”建設要求,以特色種養加工業和生態休閑觀光為核心,打造成集現代農業和休閑旅游為一體的荷文化旅游觀光景區,建成以荷花為主的景點,打造荷美覃塘的特色。
醉美荷塘。人民日報記者葛孟超、張云河攝
“荷田種植面積約達3500畝,其中有1700畝屬于我們龍鳳村的。蓮藕的產量能達到4200斤每畝,估計產值的話每畝是16萬元左右。”龍鳳村村支書覃富利介紹道。“龍鳳村有27戶貧困戶,其中有15戶已經受益脫貧,去年人均收入為8700元。2013年前村子里的環境,設施等多方面都較為落后,在示范區建立后村子里的道路、房子、綠化等設施都有著很明顯的變化。”
村集體經濟收入主要是以屯為主,目前有8家農家樂、農家旅館,停車場。覃富利介紹,去年平田屯集體經濟收入為7萬元。
2019年,覃塘區共有900多戶3200多人通過旅游產業實現脫貧,人均增收1000多元,吸納貧困人口就業600多人。
荷美覃塘景區已連續成功舉辦了七屆荷花節,并于2018年成功承辦了第三十二屆全國荷花展覃塘分會場,年接待游客70萬人次以上。
據資料顯示,2018年荷美覃塘景區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同年被認定為自治區“金繡球”農家樂示范點。2019年7月,荷美覃塘景區的龍鳳村被評為首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10月獲得首批廣西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廣西生態旅游示范區,龍鳳江也被評為廣西水利風景區。
近年來,覃塘區大力發展旅游業,以“旅游+扶貧”推進的模式,助推了脫貧攻堅,通過“生態觀光農業+鄉村旅游+新農村”的產業開發模式和景村聯動,實現農戶增收、游客滿意的雙贏局面,打造旅游扶貧致富之路。
七月的荷美覃塘,荷葉如蓋,層層疊疊,萬頃荷塘,就像一片綠海。在“綠海”上,朵朵荷花冒出“海”面,亭亭玉立,別樣嬌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