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是實現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備條件和重要支撐。沒有人民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把“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列為“七個聚焦”之一,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重點,是新時代我國民主政治領域具有重大創新意義的標志性成果。把“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體系”,納入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的各領域各方面系統部署之中,凸顯了堅定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極端重要性,為進一步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本質是社會主義民主,主體是全體中國人民。作為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其特點和優勢就在于全過程。從陜甘寧邊區的“豆選”,到人民大會堂的鄭重投票;從建立“三三制”為原則的抗日民主政權,到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了過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實質民主、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國家意志相統一,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追求民主、發展民主、實現民主的偉大創造,也是黨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實踐創新的經驗結晶。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既是其目標任務,更是其重要制度保障。
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現為了人民,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施依靠人民。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就是要不斷拓展以人民為中心的民主政治創新道路和實現方式,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民主的各領域各環節全過程。全會確定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目標,其中就包括聚焦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推動人民當家作主制度更加健全、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更加完善等,為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形成更加全面、廣泛、有機銜接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提供了重要戰略指引和保障。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的文件起草,把發揚民主、集思廣益貫穿全過程,也是一次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寫照、鮮活例證。
民事民議、民事民決、民事民辦,全過程人民民主具有順民心、齊人心、強共識的強大政治優勢和制度效應,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必由之路,也是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的本質要求。廣西作為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區、南方重要生態屏障、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窗口,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只有始終堅持各族人民的主體地位,按照全會的部署要求,圍繞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進一步提高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水平,不斷豐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廣西實踐,為各族人民享有和行使各項民主權利提供強大制度保障,才能充分調動各族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推動新時代壯美廣西建設行穩致遠。
聽民意、匯民智、聚民力,進一步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既要做看得見、摸得著的工作,也要做“潤物細無聲”的事情。要把全過程人民民主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到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的各項工作之中,體現到推動廣西高質量發展的實踐中。要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大力推進“一區兩地一園一通道”建設,以中國式現代化廣西實踐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添磚加瓦、增光添彩,更好滿足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壯闊征途上,展現出廣西民族團結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