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產業生態圈維度對產業功能區進行梳理,同時對產業功能區的主導產業進一步細化,是這次調整的一個亮點
優化調整后的每一個產業功能區,與成都市正在推進建設的支撐城市長遠發展的戰略核心功能一一對應
成都將大力推動資金、土地、人才等要素向66個產業功能區集聚傾斜
本報訊(記者 蔣君芳)2017年7月,成都召開國家中心城市產業發展大會,明確要加快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布局規劃66個產業功能區。4月11日,記者從成都市發展改革委獲悉,《優化調整后的成都市產業功能區名單》已于近日正式印發。調整后,成都全市形成包括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醫藥健康產業生態圈、綠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圈、航空航天產業生態圈等在內的“16+1(軍民融合)”的產業生態圈戰略布局,由66個產業功能區協同支撐。
產業布局形成錯位發展
成都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調整主要是對全市產業功能區名稱、空間邊界、主導產業方向進行全面優化細化,并分別按行政區劃和產業生態圈兩個維度進行梳理呈現。從行政區劃維度看,跨區(市)縣的產業功能區共5個,此外各區(市)縣分別布局2個-3個產業功能區;從產業生態圈維度看,成都全市“16+1(軍民融合)”產業生態圈分別由不同區域的多個產業功能區支撐。
“按照產業生態圈維度對產業功能區進行梳理,同時對產業功能區的主導產業進一步細化,是這次調整的一個亮點。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統籌各產業功能區的發展,讓其在產業布局上形成錯位發展!背啥际邪l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以醫藥健康產業生態圈舉例,該生態圈主要由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等4個產業功能區協同支撐。但4個產業功能區的主導產業各有側重,其中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的主導產業為生物醫藥、健康新經濟;成都醫學城主要發展三醫融合、大數據/AI;華西壩大健康(金融)產業功能區聚焦醫療醫美,大健康金融;天府中藥城鎖定現代中藥。
“對于有意向在成都投資生物醫藥項目的投資商而言,只需看這一個生態圈就能掌握成都在該產業上的布局。”成都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認為,從產業生態圈維度對產業功能區進行梳理,更加有利于對外招商投資。
此外,優化調整后的每一個產業功能區,與成都市正在推進建設的“五中心一樞紐”等支撐城市長遠發展的戰略核心功能一一對應。“此舉進一步明晰了每一個產業功能區在全市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價值,引導各區(市)縣不局限于自身一域,而是用全局眼光精準定位產業功能區對城市發展重大戰略的功能支撐。”
資金、土地、人才等要素傾斜
優化調整后的產業功能區如何進一步發展?據介紹,成都將大力推動資金、土地、人才等要素向全市66個產業功能區集聚傾斜。優化金融資本供給方面,今年底前,成都將實現每個產業功能區有一個主辦牽頭行,每個企業有一個主辦銀行,做到金融服務“全覆蓋”。同時,加快建立“5+5+1”產業引導基金,持續推進產業基金向產業功能區內項目傾斜,探索依托產業功能區發行專項債務融資工具。
財政政策支持方面,今年成都安排產業功能區建設發展資金31.5億元,重點用于支持產業功能區建設及主導產業發展,構建良好財政政策軟環境。此外,成都年內還將編制發布《成都市人才開發指引〔2019〕》(成都人才白皮書),以“16+1”各產業生態圈為單位,分別組織有關產業功能區開展協同推介和專業化人才引進系列活動,為產業功能區精準招引專業化實用人才,進一步強化人力資源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