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記者從南寧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南寧市生態環境質量狀況新聞發布會獲悉,1-5月南寧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4%;流域地表水水質也顯著提高,奪得今年一季度全國省會城市“水質冠軍”。發布會還對餐飲業污染擾民問題做了回應。
空氣:市區空氣質量優良率94%
6月4日,經過凌晨的一場大雨后,南寧市的空氣顯得格外清新。來自南寧市生態環境局的數據顯示,截至14時,南寧市的空氣質量指數級別為一級(優),空氣質量令人滿意,基本上無空氣污染。
發布會上,南寧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韋好鵬表示,今年以來,南寧市加強了揚塵污染管控,應用揚塵治理“慧眼”系統開展監控和執法,對影響空氣質量的秸稈燃燒,也采用“人防+技防”相結合的模式予以監管。此外,還加強了工業污染源監管,推進重點行業煙氣深度治理。
他說,4月中旬起,南寧市生態環境局還聯合南寧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啟用了機動車排氣污染遙感監測系統,對上路行駛超標機動車建立生態環境部門檢測取證、公安交警部門處罰的機制。僅1-5月,南寧市3個遙感監測點就檢測過往機動車147.6萬輛。
通過系列舉措,南寧市大氣污染防治取得良好成效。數據顯示,2020年市區空氣質量達標天數比例為97.5%,全年未發生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南寧市空氣質量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17位。在今年1-5月,南寧市市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4%,優于全區平均水平(92.5%)1.5個百分點。
水質:今年首進入全國水質“30強”
南寧市的竹排江、心圩江、朝陽溪等內河,曾屢次因黑臭水體被投訴。6月4日,漫步朝陽溪兩岸已不見黑水體蹤影,徐風吹拂,也聞不到以往那種難忍臭氣。
韋好鵬介紹,2020年,南寧市12個新改擴建污水處理廠通水試運行,污水收集系統得到進一步完善。今年1-4月,南寧市又新建了污水管網35.89公里,完成雨污管網錯混接點整治513個,集中開展管道清淤修復24.09公里。
在水質監測方面,目前全市境內流域共建成運行23座水質自動監測站,未來還將再建27座。
韋好鵬說,今年1月南寧首次進入全國有地表水的333個城市中水質“30強”榜單,1-4月連續保持了該榜單“前30”,第一季度還成為全國省會城市的“水質冠軍”。
噪聲:正調研修訂法規從源頭予以解決
今年4月9日至5月9日期間,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廣西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督察期間交辦南寧市的777件群眾信訪件中,按照污染類型分析,餐飲油煙類有154件,占比20%;噪音擾民類有136件,占比18%。噪音擾民信訪件中數量最多的是社會生活噪音,這其中又以餐飲行業噪聲居多。
▲南寧市督促相關各方正常使用油煙凈化、降噪設施。 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 劉冬蓮攝
韋好鵬介紹說,針對餐飲行業油煙、噪聲擾民難點問題,各轄區政府和相關部門加密了專項整治和聯合巡查的頻次。同時,督促相關各方正常使用凈化、降噪設施,并做好日常維護;督促餐飲業主引導食客文明就餐、勸阻高聲喧嘩。
為更好解決這一擾民問題,南寧市還規劃引導餐飲夜市區域合理布局,引導餐飲行業進入有條件設置高空專用煙道、與居民區距離合理的區域進行集中經營。各城區政府,對目前沒有專用煙道通達樓頂的餐飲店,將制定合理的退出機制。目前,南寧市正在做修訂《南寧市飲食服務業環境保護管理辦法》的立法調研工作,期望通過法規的修訂,從源頭解決餐飲業污染帶來的擾民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