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安12月2日電 (記者 梅鐿瀧)“‘十四五’時期,陜西省將持續提升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把節水作為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配置、調度的前提,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領域。”陜西省水利廳水資源水文管理處副處長孫琦2日表示。
當日,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陜西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的基本特點和主要內容。
據介紹,《規劃》緊密結合陜西省情實際,范圍包括西安市、寶雞市、咸陽市等,共82個縣(市、區),規劃期分為2021年至2025年、2026年至2030年兩個階段。在總體目標上,根據陜西省黃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實際,聚焦生態環境脆弱、水資源短缺、防汛形勢嚴峻等問題,提出西部地區重要生態安全屏障、高效旱作農業發展示范區、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引領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核心區的總目標。
孫琦表示,將以黃河流域取用水專項整治為重點,嚴格行業用水定額執行管理,落實超定額超計劃累進加價制度。加大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力度,實施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及現代化改造,加大能源、化工等高耗水產業節水力度,實施城鎮供水管網改造,建設一批節水型城市及節水型社會達標縣(區)。深化節水體制機制改革,建立財政補助、金融支持、稅收優惠等多渠道、多元化節水投入機制。
據了解,《陜西省“十四五”水利發展規劃》主要指標為,預計到2025年,陜西省黃河流域用水總量控制在91.09億立方米以內,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20年分別降低6%、5%,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84以上,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10%以內,地級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5%以上,縣(區)級行政區基本達到節水型社會標準。
陜西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生榮說,下一步,將加快搭建陜西省黃河保護治理“四梁八柱”。聚焦陜西省《規劃》明確的重點任務和重大事項,制定出臺專項規劃和具體政策措施,按年度提出工作要點,盡早形成“1+N+X”規劃政策體系。同時,全面落實生態修復、水土保持、污染防治等重點任務,著力解決黃河“水渾、水臟、水多、水少”問題,全力改善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