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華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給電影《劉三姐》主演、老藝術家黃婉秋回信,勉勵她繼續發揮老藝術家的表率作用,帶動更多的文藝工作者為人民創作、為時代放歌,對我們做好新時代文藝工作再次提出了殷切期望。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講話、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就是要傳承好、弘揚好、發展好優秀傳統文化,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以更好的文藝創作服務人民、服務發展,凝聚起我們同心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的強大精神力量。
牢牢扎根人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藝和文藝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作為文藝表現的主體,把人民作為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文藝工作者的天職”。人民是創作的源頭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創作才能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在百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人民,實現了一個又一個“不可能”,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難以置信的奇跡,沒有人民的創造、奉獻和犧牲,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中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一個永恒的課題,文藝工作者只有在“深”字上下功夫,才能真正還原生活的真實面貌,用藝術的手法記錄下歷史的變遷。要跳出“身邊小小的悲歡”,走進實踐的深處,觀照人民的生活,表達人民的心聲,為人民創作、為時代放歌。要加大文藝創作的供給側改革,以精品奉獻人民。
堅持創新創造。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很強的生命力,只有通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才能賦予其新的時代價值。要把創新精神貫穿文藝創作全過程,大膽探索,銳意進取,在提高原創力上下功夫,在拓展題材、內容、形式、手法上下功夫,推動觀念和手段相結合、內容和形式相融合、各種藝術要素和技術要素相輝映,讓作品更加精彩紛呈、引人入勝。要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藝術價值作為追求,讓目光再廣大一些、再深遠一些,向著人類最先進的方面注目,向著人類精神世界的最深處探尋,直面當下中國人民的生存現實,創造出豐富多樣的中國故事、中國形象、中國旋律,為世界貢獻特殊的聲響和色彩、展現特殊的詩情和意境。
講好中國故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讓國際社會更多地了解中國,文藝是最好的交流方式之一。小說、散文、書畫、照片、影視和音樂,都能為外國人了解中國提供獨特的視角,以各自的魅力吸引人、感染人、打動人,起到以文化人“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因此,我們文藝工作者要立足新時代,充分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形式向世界更多宣傳推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藝術,讓國外民眾在審美中感受魅力,以進一步加深對中華文化的認識、理解和認同。
(作者為南寧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