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自治區“三項計劃·桂在行動”協調小組召開會議。會議由自治區黨委統戰部副部長,自治區民宗委黨組書記、主任班忠柏同志主持。共青團廣西區委、自治區發展改革委、教育廳、公安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文化和旅游廳、國資委、工商聯等相關協調小組成員單位領導和聯絡員參加會議。
會議通報了當前我區“三項計劃·桂在行動”工作開展情況。“三項計劃·桂在行動”開局良好,初顯成效。今年以來,在促進各族青少年交流方面,組織1323名西部計劃志愿者、225名研支團志愿者、85支大學生社會實踐團隊深入基層一線,開展鄉村振興、鄉村教育、基層醫療、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等志愿服務;組織330名志愿者到西藏、新疆服務;今年“六一”國際兒童節期間,與新疆、西疆三地少年兒童開展“喜迎二十大 爭做好隊員”——“石榴籽一家親”廣西、新疆、西藏三地少先隊主題云隊會,與西藏少年兒童累計結對數約585人,與新疆少年兒童累計結對數約15603人,兩地兒童互通書信20000余封。在推動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方面,大力推進省際勞務協作,落實粵桂勞務協作框架協議,加強與廣東省就業信息共享、崗位供求對接、勞動維權及跟蹤服務、職業技能培訓等溝通交流。今年上半年粵桂兩省區各級人社部門累計對接619次,收集發布1.78萬家廣東企業45.85萬個就業崗位,直接組織輸送5.42萬人;全力以赴抓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截至8月16日,全區2022屆高校畢業生人數38.65萬人,已實現就業28.94萬人,畢業去向落實率74.88%;推動“粵菜師傅”
“廣東技工”“南粵家政”與我區“八桂系列”勞務品牌建設深度融合,促進“八桂家政”“八桂建工”“八桂米粉師傅”等勞務品牌相關培訓,突出技能抓勞務協作,提高粵桂勞務協作的精準性。在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推出“不忘初心 紅色足跡之旅”等6條“壯族三月三”主題旅游線路,舉辦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線上線下同發力,擴大廣西文旅品牌影響力;制作《廣西夜間文旅消費手冊》,推出15條夜游精品線路,大力開展“廣西人游廣西”、廣西文化旅游消費大夜市、廣西全域旅游大集市、鄉村旅游嘉年華、“千萬老廣游兩廣”等主題宣傳推廣活動,開展“文化和遺產日”“非遺購物節”等非遺展示展銷活動;協同開展“打卡紅色教育基地”主題系列活動,推出“鄧小平足跡之旅”“湘江戰役之旅”等10條主題鮮明、獨具特色的廣西“紅色旅游+”游學精品線路;組織開展奮進新征程“5·23”廣西全民藝術普及月系列活動,線上線下開展1000多場藝術普及活動;全區投資1億元以上的文化旅游產業重大項目共計281個,今年上半年全區累計接待國內游客1.13億人次;全區400多個A級旅游景區參與“旅游促進計劃”有關活動,推動了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
會議審議 “三項計劃·桂在行動”實施方案、協調小組工作規則、2022年度試點示范項目等有關文件和事項。各協調小組成員單位認為,今年4月以來,中央和國家有關部委印發“三項計劃”實施意見后,自治區有關部門迅速行動抓好貫徹落實,各項工作順利推動,進展良好。今后,協調小組成員單位還需加強協調協作、結合廣西特色謀劃“三項計劃·桂在行動”重大項目。
會議強調,要豐富實踐形式,發揮我區紅色文化、生態環境等資源優勢,打造研學實踐精品線路,突出各族青少年跨省區互動交流;要講好廣西各民族“三交”的歷史佳話,講好瓦氏夫人、劉永福等民族英雄的歷史故事,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納入廣西文化旅游品牌,開發一批特色文化旅游產品;要進一步拓展合作空間,發揮粵桂幫扶協作機制,促進跨區域合作交融,推動“央企入桂”項目,賦能高質量發展;要謀創新載體平臺,進一步謀劃自治區級“三項計劃·桂在行動”試點示范項目,通過示范引領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
會議要求,一是要充分發揮協調小組作用,有形有感有效實施“三項計劃•桂在行動”,積極構建協同工作格局,各部門協調一致,廣泛凝聚社會各界力量,穩妥開展“三項計劃·桂在行動”各項活動,實現既定目標。二是要抓住工作重點,推動“三項計劃·桂在行動”落到實處,各協調小組成員單位要加強橫向聯系、縱向調度,創新工作載體,做好保障工作,各協調小組成員單位要加強向國家有關部門的請示匯報,爭取各方支持;要講好廣西“三項計劃·桂在行動”故事,深入報道先進典型和鮮活案例,宣傳各地各部門的舉措、成效、經驗和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