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全州3月4日訊(通訊員 唐俊 趙能亮)近年來,全州縣公安局牢固樹立抓黨建就是抓全局的理念,突出發揮黨建核心引領作用,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圍繞“234”工作思路,不斷提升黨的建設整體水平,實現了以黨建帶隊伍促工作的工作目標。
夯實2個支點,破解兩個覆蓋“突破口”
夯實組織建設關鍵點,破解“組織覆蓋難”。扎實推進“五基三化”攻堅年行動,規范換屆選舉、“三會一課”、發展黨員、組織關系轉接、黨費收繳等工作,選優配強黨支部班子,組織開展支部星級評定,評定2個五星級、3個四星級和15個三星級機關黨支部,星級黨組織覆蓋率達90%。舉辦黨務工作者履職能力培訓班、開展“黨建+”專題業務培訓,系統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黨建業務、黨風廉政建設等內容,實現5個機關黨支部黨務工作者培訓率100%。推行黨員領導干部上講臺制度,實現黨支部書記講黨課100%,建立健全黨委班子成員黨支部工作聯系點制度,形成大黨建工作格局,確保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落實落地。通過搭建“1+N”品牌培育體系(以“紅綠藍”思政勵志館為中心,創建N個黨支部品牌),全面打造“三零所隊”(執法辦案零差錯、窗口服務零投訴、隊伍管理零違紀)、“四好警隊”(隊伍好、班子好、業績好、評價好)、“五強支部”(支部建設最有力、運行機制最完善、組織生活最規范、紀律作風最過硬、基礎保障最到位),打造了一批叫得響、推得開的全州公安黨建亮點特色品牌。深入推進“扛旗能手”評選活動,引導全局黨員民輔警在各領域扛旗爭先,勇爭一流。常態推進“黨員先鋒帶”創建,組建黨員突擊隊7個,設立黨員先鋒崗15個,推動基層黨組織轉作風、提質效、強服務,打造砥礪奮進的先鋒形象。
夯實黨建業務融通點,破解“工作覆蓋難”。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貫穿黨建工作各環節,每月精選理論學習資料, 組織各黨支部學習,研究制定《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實施方案》,開展“四講”(班子成員帶頭講、黨員干部交流講、先進典型示范講、專家學者專題講)和“五個一”(即精心謀劃一次知識競賽、一場研討交流、一輪業務比武、一次政治輪訓、一個主題實戰)活動,深入推進“第一議題”制度,組織開展常態化全警政治輪訓,實行“凡訓必有政治課”,提升民輔警政治三力,鑄牢民輔警思想根基。以“544221”工作法為指引,以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和歲末年初打擊突出犯罪攻堅戰為抓手,堅持黨建引領,發揮黨員干部“頭雁作用”,聚力攻堅破案,實現總破案數、總破案率、破現發案數、現發案破案率、抓獲嫌疑人數、查處治安案件數、行政拘留數“七個提升”,年度績效考評從2021年度A2組最后一名上升至2022年度第一名。隊伍典型培樹結碩果,先后涌現出全國優秀人民警察蔣先明、廣西最美輔警唐威等典型人物以及全區公安機關成績突出青年集體、集體二等功獲得單位才灣派出所。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將為民服務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建立臨時黨支部和黨小組,讓黨旗高高飄揚在安保維穩、嚴打整治、支援邊境等工作一線,發揮“擔當、奉獻、奮斗”三種精神,實現“平安和諧全州”目標。以開展“百萬警進千萬家”“平安促振興”大宣講大走訪等活動為載體,以“一村一輔警”網格化管理為基礎,創新采用“三單制”工作機制(需求單、進度單、反饋單),形成了特色鮮明的“點單+組隊+志愿”的服務模式,有力推進矛盾糾紛化解、基層社會治理等工作。
抓好3個定位,激發黨建引領“活因子”
高舉“紅色旗幟”,鑄造忠誠警魂。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為抓手,以紅色學習為主題,開展講紅色故事、看紅色展館、走紅色遺址、讀紅色書籍、觀紅色影片等系列紅色活動,讓民警、文職輔警經受革命思想教育和洗禮,提高黨性覺悟和政治修養。去年以來,依托平安全州微信群、釘釘辦公、公安內網同步“上線”紅色黨史資料200余份;將800余名民警、輔警全部納入“學習管理”, 堅持全警覆蓋、應學盡學,營造了濃厚的紅色文化學習氛圍。
發展“紅色陣地”,增強組織凝聚。由縣局“紅綠藍”思政勵志館以點帶面,輻射到“二隊、三所、兩中心”的黨建示范帶創建,并以建設“長征路上的好支部”為指針,將示范帶打造成與長征精神一脈相承的所隊基層黨建陣地集群,用紅色引領筑牢忠誠警魂,助推全局工作。
傳承長征精神,打造7.17黨員先鋒隊。發揚偉大的長征精神,把長征精神作為警隊品牌,與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相融合,深化紅色警隊建設。在全局挑選政治強、業務精、作風硬的17名黨員同志組成“7.17”黨員先鋒隊。該隊成立以來,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傳承紅軍戰士“向死而生、英勇頑強、連續奮戰”的精神,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急難險重任務,用實際行動爭當傳承長征精神的實踐者、排頭兵。同時,經過多年錘煉特別是黨史學習教育熏陶,總結出齊人、齊心、齊頭并進的黨建工作理念,并由“7.17”黨員先鋒隊逐漸發展成國旗班、教官團、突擊隊三支專業隊伍。
落實4項機制,筑牢黨建規范“基礎樁”
優化黨建工作責任機制。緊緊抓住責任制這個“牛鼻子”,壓實黨建責任,實行黨建工作“五單制”(任務提醒單、情況通報單、問題督辦單、風險預警單、整改回執單),形成任務、責任、成效倒逼“閉環式”管理,全面壓實主官、主體、主責,有力解決機關黨建“燈下黑”問題。
抓實黨員教育管理機制。通過融合“3+3”學習法(制度+監督、線上+線下、傳統+創新)和“四級課堂”宣講模式(黨委書記示范講、班子成員帶頭講、支部書記主動講、思政教官具體講),徹底解決民警工、學矛盾現狀,養成“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行動自覺。
推動載體創新激勵機制。以隊伍管理“十個一”工作法為抓手,以黨建品牌創建為載體,探索“黨建+業務+服務”工作模式,圍繞提升“八個力”,在政治建警、政治安全、打擊整治、社會防控、執法規范、公安改革、隊伍建設等方面設置黨建“曬比創”活動,開展“最強黨支部和最佳黨務工作者”評比,打造學習型警營、清廉警營。
完善責任考評監督機制。緊緊圍繞新時代公安工作的新要求,實施以四個季度和一次年度相結合的“4+1”考核,采取網上檢查與現場檢查考核相結合,推動各基層黨組織做到季度有安排、有總結、有考核反饋。充分發揮考核的“指揮棒”作用,將黨建考核結果與評先評優、職級晉升和績效獎勵全面掛鉤,激勵黨員民警爭先創優。構建縣局網格化大監督格局,整合督察、政工、法制、信訪、紀檢組等力量,持之以恒推動全面從嚴管黨治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