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新聞中心 > 新聞中心滾動條2 > 正文 |
鞏固發展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良好局面——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時的重要講話精神⑥ |
2023年12月22日 08:19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廣西日報評論員 編輯:唐雨薇 |
中華民族是團結奮斗的民族。各民族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是中華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習近平總書記近日視察廣西時強調,廣西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自治區各項工作的主線,作為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根本方向,鞏固發展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良好局面。 廣西是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區,做好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意義重大、至關重要。 長期以來,廣西始終堅守維護民族團結重大政治責任,促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深扎根八桂大地,推動全區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作出示范,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特別是新時代以來,廣西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同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改革開放全面深化,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人民生活明顯提升,城鄉面貌日新月異,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民族團結、社會穩定、邊疆安寧。歷史和現實充分表明,沒有全區各族人民的團結奮斗,就沒有八桂大地翻天覆地的歷史巨變。 當前,壯美廣西建設正處于關鍵時期,面臨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目標越是宏偉,任務越是艱巨,越需要凝聚全區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用團結奮斗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挑戰,繼續創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奇跡,澆筑起各族人民美好安康的幸福大廈。 壯美廣西,前景光明。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繼續在民族團結進步上走在全國前列,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全區各項工作的主線,作為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根本方向,加快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鞏固拓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成果。 從基層社區抓起。建設多民族群眾互嵌式社區,是促進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徑。我們要通過扎實的社區建設、有效的社區服務、豐富的社區活動,不斷創造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等社會條件,營造各族人民一家親的濃厚氛圍,把民族團結搞得更好。 大力促進共同富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一個民族都不能少。我們要以總書記深厚的為民情懷為標桿,牢記“國之大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快補齊民生領域短板,著力解決好就業、教育、醫療、住房、養老、托幼等民生問題,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 持續推進新時代興邊富民行動。廣西是邊疆地區,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肩負重要使命。我們要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深入推進強基固邊、民生安邊、產業興邊、開放睦邊、生態護邊、團結穩邊,大力發展邊貿落地加工、農村電商等特色產業,改善邊民生產生活條件,有力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隱患,堅決守住守好祖國“南大門”。 力量生于團結,幸福源于奮斗。我們要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研究,深化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講好民族團結進步的廣西故事,以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為引領,著力建設共同富裕幸福家園、守望相助和諧家園、宜居康壽美麗家園、邊疆穩定平安家園。 團結就是力量,奮斗開創未來。新征程上,讓我們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繼續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把全區各族人民的思想統一起來、智慧凝結起來、力量集中起來,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同全國各族人民心手相牽、團結奮進,共創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共享民族復興的偉大榮光。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