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新聞中心 > 廣西社會·法制 > 正文 |
法人說法|助力打造通江達海黃金水道 |
2025年05月07日 09:45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陳梓松 韋舉政 編輯:李勤虹 |
《廣西壯族自治區平陸運河保護與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于今年1月經自治區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并于5月1日起施行。這標志著平陸運河的保護與管理邁入了法治化、規范化的新階段。 平陸運河工程正如火如荼建設,累計完成工程概算投資超70%,一條世界級運河雄姿已現。條例以法治手段破解保護難題,優化運河航運系統運行要素,構建主次清晰上下協調管理體系。 條例體現了科學的立法理念。從實際需求出發,明確“以發展航運為主,兼顧供水、灌溉、防洪、改善水生態環境等功能”的功能定位,構建了涵蓋規劃、保護、管理、開發等全鏈條的制度體系。明確立法目的是規范和加強平陸運河的保護與管理,保障運河安全、暢通和高效運行,充分發揮航運效益和綜合效益,推動平陸運河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體現了立法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的前瞻性。 條例規定了明確的職責范圍。對自治區和平陸運河沿線各級人民政府,以及相關部門的職責作出規定,構建了自治區到沿線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多級管理體系。明確自治區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平陸運河航道的保護與管理工作,沿線設區的市與縣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協助管理,其他相關部門和管理機構按照職責分工,協同做好保護與管理工作。規定自治區人民政府確定的平陸運河管理機構,統籌運河開發保護、運營管理等工作,并對平陸運河運營單位職責作出規定,為平陸運河的統籌管理運營提供堅強機制保障。 條例提供了清晰的執法依據。明確了在平陸運河航道內禁止行為及相應法律責任,為執法工作提供了明確指引。對船舶污染物排放作出嚴格限制,國際航線船舶排放壓載水需進行處理或交由具備接收處理能力的單位接收處理。規定了平陸運河保護范圍內禁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商品林采伐需嚴格控制皆伐面積等,防止水土流失淤積航道,確保生態保護措施落到實處。 條例明確了先進的發展方向。在智慧運河建設上,條例第十七條要求建設船閘智能運行系統,發揮船閘聯合調度功能,提升通航效率。條例第十八條提出構建車、船、閘、港、貨一體化的平陸運河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實現陸運、河運、鐵運、海運、港口、口岸等資源整合,為物流各參與方提供便利服務,提升智能化服務水平。要求制定促進多式聯運發展的政策措施,培育多式聯運經營人,構建以平陸運河為依托的多式聯運體系,提升服務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水平。條例將生態優先理念貫穿始終,鼓勵使用清潔能源動力船舶,推進綠色港口建設,配備岸基供電設施,提升港口污染防治和節能低碳水平。這些規定為平陸運河的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 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建設的第一條通江達海運河,平陸運河建成后將縮短我國西南地區入海航程560公里以上,將直接開辟廣西內陸及我國西南地區運距最短、最經濟、最便捷的通往東盟地區的通道,對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大深遠影響。隨著條例實施,這一世紀工程在法治護航下,將成為“安全暢通、綠色智能、文化繁榮”的現代化黃金水道,為西南地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為子孫后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流動遺產”。 (作者單位:自治區交通運輸廳) 2025年5月7日報紙版面。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