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經濟 · 生活 > 科教 > 正文 |
高考填報志愿在即,廣西高校專業怎么選? |
2025年06月13日 09:12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黃玲娜 秦婷 編輯:黃玲娜 |
2025年高考順利結束,在桂林市旅游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考點,考生們歡呼雀躍奔出考場。接下來,他們將迎來志愿填報。陳靜、張苑/攝 2025年高考順利結束,接下來,高考志愿填報將成為全區數十萬考生及其家庭關注的焦點。 連日來,記者深入調研廣西多所高校發現,圍繞國家戰略導向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各高校正積極優化學科布局與人才培養模式。當中,有不少顯著的趨勢:通過“優質擴容”策略新增了一批本科專業,其中不乏兼具前沿科技屬性與學科交叉融合特色的新選擇;對招生專業結構進行調整優化,暫停一些社會需求相對飽和或與學校發展戰略契合度不高的專業招生,集中資源投向更具發展潛力的領域,以“精準育才”模式融入區域發展大局,為考生填報志愿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視野和更多元的路徑。 有增有減,綜合類大學積極優化 前不久,教育部發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5年)》。這份具有指導意義的目錄共新增了29種本科專業,涵蓋人工智能、碳中和、數字治理等多個重點方向,納入2025年高考招生計劃,體現了服務國家戰略、支撐科技創新、對接產業變革的鮮明導向。同樣,廣西高校的新增專業也以“服務國家戰略、對接產業需求、突出區域特色”為導向,人才培養更多元化。 以廣西大學為例,作為廣西高等教育的排頭兵,該校錨定智能科技與現代農業,今年新增人工智能、數據計算及應用、智慧農業3個本科招生專業。其中,新增的人工智能專業計劃招生40人,該專業融合了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機器人技術等學科,開設的主要課程包含公共基礎課程、高等數學、人工智能導論、機器學習與模式識別等。專業立足廣西、面向東盟,通過“以學生為中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驅動”的教育理念,對接廣西地方支柱產業,培養能夠在國家和區域人工智能學科與產業技術發展發揮重要作用的優秀人才。 廣西師范大學今年也有大調整,2025年招生新增教育學、工業設計2個本科專業,新增歷史學(區級拔尖基地班)、數學與應用數學(區級拔尖基地班)2個專業方向。同時停招秘書學、酒店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商務英語、健康服務與管理、工藝美術、產品設計7個本科專業,停招小學教育(中高計劃)、翻譯(中高計劃)、生物技術(中高計劃)3個本科專業方向。該校教務處副處長、本科招生辦主任王繼杰介紹,學校學科專業調整優化的總體目標是通過三年調整優化,構建起與學校辦學定位相適應、與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緊密對接的本科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增強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能力。 今年,南寧師范大學專業調整呈現出“有增有減、優化結構”的鮮明特點。2025年,該校計劃招生6600人,相比2024年的8000人,調減了1400人。這一調整的核心目的是優化招生專業結構,集中力量發展優勢與特色學科。在“增”的方面,新增大氣科學、運動訓練2個本科專業,分別意在響應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氣象事業發展的需求、培養高素質體育專業人才;在“減”的方面,暫停7個本科專業招生,包括戲劇影視文學、自動化、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和市場營銷、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動畫、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將教育資源更有效地配置到更具發展前景的特色學科方向上。 守正創新,醫學類教育優質擴容 2025年,廣西醫學類高校的招生突出“優質擴容”——不僅招生規模有所擴大,更注重專業內涵的提升與新領域的拓展。 廣西醫科大學是區內醫學教育的領軍者。今年,該校在多個核心本科專業上實現了優質擴容:其臨床醫學(含國家免費醫學定向生)、口腔醫學、預防醫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護理學(玉林校區)6大本科專業共擴招340人,助產學新增50人。學校不僅在本科層次上擴招增量,高職方面還新增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這也體現了對基層醫療、公共衛生、藥學研發及高水平護理人才持續旺盛需求的回應。 傳承創新并舉,為更多熱愛中醫藥事業的學子敞開大門。廣西中醫藥大學2025年招生規模也較去年有顯著增長,擴招約250人。該校在保持和發揚中醫藥傳統特色優勢的同時,積極拓展聯合辦學路徑,開辦了康復治療學(中澳學分互認聯合培養項目)專業。在招生政策上,該校最具特色的中醫學類專業展現了極大的包容性,中醫學類專業不限定選考科目(含中醫學、針灸推拿學、壯醫學、中醫骨傷科學),均面向選物理和歷史科目的學生招生。 該校招生就業處處長楊刪介紹,學校響應人工智能賦能新醫科建設,還新增醫工結合專業和醫學信息工程的招生,并恢復臨床藥學專業招生。例如,新增的醫學信息工程專業是一個融合了醫學、信息科學、工程學三重交叉的新興前沿領域,不僅為填補市場人才需求缺口,也為學生開辟了進入智慧醫療等朝陽產業的廣闊就業空間和發展通道。 強化應用,高職院校瞄準新興產業 作為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主陣地,廣西高職院校特別是入選國家“雙高計劃”(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院校,其專業調整更緊密地對接產業技術變革和區域經濟發展最前沿。 廣西高職類的四所“雙高計劃”學校中,南寧職業技術大學2025年新增國際經濟與貿易、應用泰語、酒店管理、跨境電子商務等4個本科專業和1個市政工程技術專科專業。9個本科專業將以人工智能AI技術融入專業課程體系,體現學科專業交叉融合,以提升學生的數字素養和掌握人工智能應用技術。 同為“雙高”學校的柳州職業技術大學是一所厚植工業基因的高校,一直以來聚焦廣西和柳州市的汽車、機械等支柱產業,以制造類專業為主體、以生產性服務類專業為特色。記者從學校招就處了解到,今年計劃招生6500人,新增了自動化技術與應用、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人工智能工程技術、跨境電子商務等4個本科專業。這充分體現了該校立足柳州、服務廣西、面向東盟和“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主動服務“制造強國”“工業強桂”“柳州現代制造城”戰略。形成了“承工業底色、育大國工匠”的鮮明辦學特色,成為職業賽道的領跑者。 今年新晉“雙高”行列的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對土木建筑大類專業招生進行全面優化升級。該校招生就業處處長孫保強介紹,學校緊跟產業前沿,新增無人機應用技術、智能物流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三個專業,通過完善專業布局,精準對接低空經濟、智慧物流、智能制造等新興產業需求,助力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職業發展。 講究策略,填報志愿須綜合考量 縱觀全局,廣西高校2025年的專業建設思路清晰:主要對接廣西區域內的重點支柱產業(如汽車、機械、冶金、食品、石化、電子信息等),大力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如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數字經濟等)。目前,經過持續調整優化,專業體系特色日益鮮明、結構趨于合理。 對于考生和家長而言,選擇專業的核心考量因素之一無疑是未來的就業前景和發展空間。專家建議,學生和家長在填報志愿時,可參考教育廳最新發布的《廣西2024屆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等材料,對從本專科各專業初次畢業去向落實率信息作為分析參考。志愿填報講究策略,可根據個人高考科目組合以及特長選擇。部分新增專業因考生認知度低可能出現缺額,考生可及時關注廣西招生考試院官網公布的征集志愿計劃,爭取補錄機會。本科批次可將“熱門新增專業”作為“沖志愿”,搭配“區域特色專業”作為“穩志愿”,高職批次重點關注“校企合作緊密型專業”。同時,也要警惕“名稱時髦但內涵模糊”的專業,建議通過“教育部專業備案平臺”查詢專業代碼與培養方案。 2025年廣西高校本科及高職專業目錄的“增”與“減”,清晰地指引著未來人才需求的重點領域,也是廣西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教育專家表示,一方面考生填報志愿的核心在于結合個人的高考科目組合(尤其是物理/歷史的選擇)、學科興趣、特長優勢以及長遠的職業規劃進行綜合考量,另一方面也要從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出發,選擇與自己能力和興趣相匹配的專業,為未來學業成功和職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