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黨建 > 正文 |
青春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挺膺擔當|青春筑橋跨山海 匠心鋪就壯美路 |
2025年07月14日 18:25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通訊員 宋小岑 編輯:黎瑩瑩 |
新聞眼青年強,則國家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確保黨的事業薪火相傳和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始終關心關懷青年,高度重視共青團和青年工作。五四青年節前,《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2023年6月26日在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集體談話時的重要講話——《激勵新時代青年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挺膺擔當》;習近平總書記給謝依特小學戍邊支教西部計劃志愿者服務隊隊員回信,向全國廣大青年致以節日祝賀并提出殷切期望。 在八桂大地的阡陌交通間,在壯美廣西的建設征程中,一支充滿活力的青年隊伍正以創新為筆、擔當為墨,在交通強國的藍圖上勾勒出亮麗的青春底色。近年來,廣西路建集團團委緊扣“壯美廣西青春建功”主線,緊緊圍繞“青”字號、“創”字頭開展工作,深入實施青鋒引領、青苗培育、青帆同行、青廉護航、青春建功“五大行動”,帶領廣大路建青年以更高標準、更實舉措、更好成效在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建設新時代壯美廣西的征程中可為、能為、善為。 “青春建匠”顯擔當 “智創先鋒”樹標桿 廣西路建集團在上級團組織的大力支持下,率先在全區企業中試點打造青年發展友好型示范點。路建團委以“讓企業對青年更友好,讓青年在企業更有為,讓企業和青年聯系更緊密”為目標,厚植青年成長沃土,拓展青年發展空間,促進青年與企業雙向奔赴、共同成長,于2023年4月印發《廣西路建集團“青年發展友好型企業”建設實施方案》,并成功舉辦“青年發展友好型企業”建設推進會暨路建集團試點觀摩會。 廣西路建集團試點建設“青年發展友好型企業”啟動儀式。 自廣西路建集團“青春建匠”團青工作品牌成立以來,集團團委積極引導直屬團組織積極打造“青春建匠·云講堂”“青春建匠·思享匯”“青春建匠·研習說”“青春建匠·青航號”等子品牌,不斷豐富團青品牌矩陣。以此為引領,“智創先鋒”青年團隊創建的創新平臺被命名為廣西第三批“青創空間”,團隊以服務科技創新、助力青年成長為宗旨,通過“揭榜掛帥”機制,選拔具備較強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業務能力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組建成青年技術骨干隊伍。 “世界最大跨徑公路預應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橋”培森柳江特大橋。 在建設世界最大跨徑公路預應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橋——培森柳江特大橋的過程中,團隊圍繞交通運輸部重點科研項目《特大跨徑寬幅部分斜拉橋綠色快速建造關鍵技術研究》開展“基于BIM的主箱梁快速建造技術研究”等十項關鍵技術研究,成功實現縮短工期9個月,節省施工成本超過3000萬元,促成了一批具有高技術含量和高價值的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有力破解了工程痛點難點堵點,實現了“高品質綠色快速建造”的既定目標。 平陸運河舊州特大橋。 面對世界最大拱肋整體提升跨徑和噸位的鋼管混凝土拱橋——平陸運河舊州特大橋的建設難題,團隊圍繞七項關鍵技術進行研究攻關,全力打造“一高地四中心”,不斷強化技術培訓、共同創新研發和引進新工藝,克服重重困難,采用大節段鋼管拱整體提升技術,整體提升節段長202米,提升重量約1800噸,一次提升高度達63米,為平陸運河舊州特大橋實現“高品質綠色快速”建造賦能。 這支35歲以下成員占73%的技術團隊已申請專利122項,獲得專利授權80項、軟件著作權2項、自治區級工法7項、省部級以上科技類獎項28項,榮獲北投“青年突擊隊”建功競賽一等獎,并被命名為廣西一星級“青年文明號”。 青春擎旗破難題綠色鋪就通途夢 在郁江奔涌的碧波之上,一座世界級橋梁正書寫著路建青年的創新擔當——由廣西路建集團平沙項目青年團隊領銜建造的飛龍大橋,以185米主跨超越同類型橋梁跨徑位居世界前列。 飛龍大橋作為廣西路建集團平沙公路項目的關鍵控制性工程,全橋長940米,主橋為四跨波形鋼腹板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橋,是當前廣西普通國省干線中創新程度最高、建設技術最難、最具代表性的跨江大橋之一。飛龍大橋建設過程中,項目青年建設團隊深度踐行“智能建造、品質建造、快速建造、綠色建造”的理念。 飛龍大橋新匠坊。 青年之家。 項目青年建設團隊依托“廣西路建·新匠坊”打造“青年之家”,作為青年文化活動的重要陣地,廣泛聯系、服務、凝聚青年,積極培育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和一大批青年崗位能手,孵化了一大批青年科技工作者,培養了一批廣西“十百千”知識產權(專利)人才,深入推進BIM技術應用和科技創新,解決項目難題,提高管理效率,推動研發了“雙限位限重智能吊機+輕型異步法掛籃+部件水上智能運輸安裝”設備系統和集成BIM+GIS技術的智能化孿生顯示控制系統,實現了312個上部構造單元運輸安裝的“一鍵啟動”、智能運行、自主協同、精準定位、安全可靠。主箱梁施工速度提升40%至7天/節段,節約施工成本約800萬元,促進了建設速度和品質“雙提升”。 大橋建設中,青年團隊將“綠色建造”融入每一道工序。2023年全國組合結構橋梁綠色智能建造技術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周緒紅給予飛龍大橋極高的評價:“大橋新工藝、新材料的創新應用符合綠色、安全、品質的建設要求,在節能、節材、節地、節水、可持續綠色發展和智能建造等方面取得了諸多成果,值得同類型橋梁建設學習借鑒。”平沙公路項目順利通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綠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終期驗收評審,成為廣西首個獲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綠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的路網項目。該項目先后榮獲國家級行業科技獎2項,獲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綠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和廣西交通運輸科技示范工程、廣西交通科技創新典型案例等榮譽。 青春聚力鑄團結志愿先鋒筑同心 一直以來,廣西路建集團團委認真落實黨的民族理論,帶領青年員工深入踐行社會責任,成立廣西路建集團青年志愿者服務隊,深入民族聚居地開展志愿服務,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與企業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用青春力量共筑團結進步“同心圓”,繪就興邊富民新畫卷,激發社會擔當新作為。 豹山村新顏。 廣西路建集團作為河池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明倫鎮豹山村的后援單位,在“接棒”鄉村振興工作中,廣西路建集團團委積極響應,組織青年骨干力量投身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一線,先后選派4任青年“第一書記”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并定期委派“廣西路建青年講師團”成員到豹山村宣講黨的政策和產業振興新思路,累計投入幫扶經費200多萬元。目前,該村147戶貧困戶552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廣西路建集團積極開展“情暖路建 支部幫扶”活動,先后有50余名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的青年被招募到施工項目工作,并榮獲全國第十七屆人民企業社會責任獎鄉村振興專項獎。 毛南族發祥地·南昌屯大門修建前后效果圖。 作為毛南族發祥地,南昌屯村民重建村寨大門的夙愿因資金短缺擱置多年。廣西路建集團團委得知后,積極推動青年志愿者為南昌屯捐建村寨大門和附屬設施,為毛南文化園無償投入材料、設備共計約42.7萬元進行道路硬化和毛南文化宣傳,實現毛南族群眾多年的愿望。2023年,“筑牢精神根基 助力毛南文化振興”案例獲中國交通報首屆公路助力鄉村振興創新實踐優秀案例推選展示。 那平高速建立以來,項目青年志愿者積極幫助邊境困難群眾搬遷房屋,為邊境村屯硬化道路、修建民用便道,惠及群眾5000余人。2023年,那平高速一分部獲那坡縣人民政府授予“彰顯國企擔當 建設美麗邊疆”突出貢獻單位牌匾。 在八桂大地的交通動脈上,在綠色發展的時代浪潮里,在鄉村振興的山鄉巨變中,廣西路建集團的“青”字號品牌始終高揚旗幟,廣西路建青年始終以生力軍的姿態挺膺擔當,在交通強區的主戰場、科技創新的最前沿、服務民生的第一線,用智慧和汗水澆筑出新時代八桂青年的價值坐標。未來,廣西路建青年將持續以“五大行動”為引擎,讓“青”字號品牌在建設壯美廣西的新征程上閃耀更奪目的青春之光,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貢獻青春力量!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