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圖片頻道 > 高清圖集 > 正文 |
65歲正是闖的年紀!柳州阿叔退休5年騎行超過10萬公里 |
2025年07月20日 13:28 來源:柳州1號客戶端 記者 韋蘇玲 黃蕊 實習生 覃海蕗 編輯:馮芯然 朱慧琳 |
一個人、一輛摩托車,從柳州到內蒙古,65歲的韋金星用33天走完全程。7月18日,剛返程不久的韋金星正在柳州市魚峰區榮軍路的一家機車俱樂部,為摩托車“把脈問診”。此時,他的手臂還留有旅途中的曬痕,袖口處黑白分明。 韋金星今年65歲,1993年因工作調動來到柳州生活至今,摩托車駕齡超過30年。但他“玩”摩托車,還得從60歲退休那一年說起。 韋金星的摩托車。 退休5年,騎行超10萬公里,韋金星用行動詮釋了,人生下半場,什么時候出發都不晚,65歲也可以是闖的年紀。 與年輕人喜歡摩托車的轟鳴聲不同,韋金星享受的是騎著摩托車在路上的感覺——自由自在、風光無限。他說,沒去過的地方總帶著新鮮感。 韋金星最近摩旅騎行到內蒙古。(受訪者供圖) 從第一次騎行在廣西周邊轉一轉,到后來的去往新疆、西藏、四川、海南、湖南、云南等地,遠方如同閃耀的啟明星,深深吸引著韋金星。 以前,韋金星不解別人為什么要騎摩托車出門玩,一路上日曬雨淋的。直到他騎著摩托車出發,在路上體驗到了“想走就走、想停就停”的自由。路過景區時,韋金星會有意放慢速度,或是干脆停下來喝一喝茶、拍一拍風景。 韋金星戴上騎行裝備。 “年輕的時候上玉龍雪山還會高反,上一次騎著摩托車去反倒沒事。”韋金星說,說走就走不是盲目地出發,要做好攻略和行程規劃,要有決心、信心和經濟的支撐。 旅程中,見天地也見自我,見勇氣也見耐力。韋金星說,天寬地寬,到一個地方只要嘴不笨,總不缺說話的人。他收到過藏民、牧民的點贊,摩友的團結一致和友好幫助,享受著與其他人交流的樂趣,也在一天中經歷過四季輪換。 和年輕人一起,心態也年輕。 作家汪國真在散文《我喜歡出發》中寫道,打破生活的平靜便是另一番景致,一種屬于年輕的景致。不騎行的日子韋金星喜歡和愛摩托的年輕人待在一起。 認識韋金星的摩友,無論年齡大小都叫他“阿叔”。韋金星不僅用一手好廚藝征服了小伙子們的胃,折服大家的還有他那顆永遠年輕的心。 韋金星和年輕朋友騎行。 在年輕摩友謝柱良眼中,阿叔韋金星為人灑脫,既是長輩也能稱兄道弟。“阿叔走過的路,比我們吃過的飯還多,傳授了我們很多生活經驗和為人處事的道理。”謝柱良說。 比如最簡單的洗機車,年輕人大多的方式就是走7天無理由退貨,或者是走質保給別人弄,但阿叔總能很明確地找到問題所在,并耐心解決。 65歲的韋金星喜歡和愛好摩托車的年輕人呆一起。 “騎得久,才最酷!”韋金星說,30年前看過的風景,30年后再看時又是另一種心境。現在,韋金星準備和他的第5輛摩托車一起前往潮汕地區,感受一下當地的風土人情。 當問他什么時候停下,韋金星笑一笑:“就一直騎到我這把老骨頭‘報廢’為止吧。”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