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區域 > 來賓 > 正文 |
“減損就是增產!”象州田間上演機收技能大比武 |
2025年07月21日 10:42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通訊員 王麗燕 編輯:陳煜炫 |
比武現場。 金色稻浪翻滾,收割機轟鳴震天。7月18日,一場水稻生產機械化收割暨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在來賓市象州縣水晶鄉竹山村稻田拉開帷幕,奏響了夏糧“雙搶”的豐收序曲。 比武現場。 隨著裁判長一聲令下,比武正式開始。農機手們按照規定的作業地塊和時間,熟練駕駛收割機向前推進,收割、脫粒、入倉一氣呵成,金黃稻谷不斷流入糧箱,田壟間留下整齊稻茬。不一會兒,收割作業便告一段落。 評審組成員隨機抽樣測量一平方米區域內掉落的稻谷粒重量等相關數據。 減損見真章,毫厘定勝負。評審組隨即跟進,深入田間進行嚴格評測。他們蹲在收割后的田塊中,隨機選取一平方米區域,仔細收集、稱量散落在地上的稻谷,精準計算損失率。據評測,此次參賽3名機手的機收損失率分別為第一名是1.7%,第二名1.74%,第三名1.78%,展現了高超的操作水平。 “別小看這1.7%的損失率,換算成產量就是實實在在的增收!”評審組技術員向圍觀農戶解釋,“規范操作能讓每畝地少損失近20 斤稻谷,千畝稻田就能多收2萬斤糧食。” 稻谷稱重。 經過比拼,水晶鄉機手陸友志以1.7%的超低損失率斬獲第一名。捧著獎狀的他難掩激動:“比完才知細節多重要,回去就把技巧教給同行!” 比賽結束后,收割的稻谷立即運送到三和水稻烘干中心進行烘干,技術員同步開展烘干項目建設培訓,向農機手和農戶講解烘干設備操作規范、參數調試技巧等實用知識,形成從收割減損到烘干保質的完整鏈條。 以賽促練,以練備戰。當前正值夏糧搶收搶種的“雙搶”關鍵期,這場別開生面的大比武還與抗災救災應急演練緊密結合。它不僅賽出了農機手的精湛技藝,更在廣大農戶和農機手中牢固樹立了“減損就是增產”的核心理念。活動組織方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重要契機,常態化開展機收減損技術培訓、比武和宣傳推廣工作,不斷提升全縣農機作業標準化、精細化水平,最大限度減少糧食生產各環節損失,為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提供堅實的機械化支撐。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