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區域 > 貴港 > 正文 |
廣西日報貴港頭條|貴港各地開展專項行動 織密防溺水網 守護夏日平安 |
2025年07月24日 10:06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邱石佑 通訊員 陸穎敏 黃鍇 實習生 邱如琳 文/圖 編輯:周珂 |
廣西日報版面截圖。 “防溺于未然,‘救’從物資始”。近日,2025年貴港市港北區防范中小學生溺水救生物資捐贈儀式在該區行政中心舉行。現場,港北區紅十字會共捐贈661套救生設備,價值3.7萬余元。這些物資將配備到轄區各重點水域,為應急救援提供堅實保障。 港北區貴城街道永新社區巡邏隊員在檢查江邊救援設備。 為筑牢生命防線,入夏以來,貴港市各縣(市、區)紛紛行動,凝聚家長、學校、社會等多方合力,構建“人防、技防、物防、宣防”全方位防護體系,共同織密防溺水安全網,守護夏日平安。 強化宣教,繃緊安全弦 “家長要時刻繃緊安全之弦,堅決不讓孩子在無看管情況下靠近江河湖塘,加強防溺意識。”7月14—15日,防溺水和游泳安全進校園公益宣講活動先后在覃塘區覃塘街道姚山村、蒙公鎮定布村開展。貴港市冬泳協會的老師為當地村民和孩子們帶來生動的暑期防溺水安全教育課。他通過真實案例,詳細講解防溺水、安全游泳知識,并現場演示心肺復蘇和多種實用施救方法,干貨滿滿,孩子們積極參與互動。 據了解,今年以來,貴港市壓實“教育局、學校、班主任、教師”的防溺水工作職責。教育部門不定期督促指導學校做好防溺水教育、宣傳、管理工作。全市各級學校組織實施萬名教師進萬家大家訪、安全知識大篷車進村屯等活動,覆蓋率達到100%;組織教師每周開展全覆蓋式電話或微信等多種形式家訪,持續推送防溺水警示提醒信息;暑假期間集中開展一次“守護生命、送教到戶”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動。 貴港市各縣(市、區)還充分動員返鄉大學生等力量,加入防溺水宣傳隊伍,深入社區、鄉村、學校等開展防溺水安全志愿服務活動。 “孩子外出時家長要做到四知:知去向、知同伴、知內容、知歸時。”今年暑期,在港南區橋圩鎮,100多名返鄉大學生志愿者活躍在全鎮27個村(社區),開展防溺水宣傳。 “我們分組入戶,每隊負責一個村(社區),確保宣傳到每一戶、每一名青少年。”橋圩社區志愿者領隊、來自廣西師范大學姚偉國介紹。活動中,志愿者身著統一服裝,攜帶宣傳手冊、危險水域地圖等資料逐戶宣講,強化群眾防溺水意識。 常態巡防,守好生命線 港北區永新社區緊鄰郁江,轄區內水域線長、隱患點多。 “如果不是救援人員拉了我一把,我可能已經不在了。”回想起上個月驚魂一幕,李女士仍心有余悸。“當時看到2個孩子玩水不慎滑入深水區,我就趕忙下去救人,因水太深被困。”危急時刻,貴港市藍天救援隊隊員劉季參奮不顧身跳入水中施救,最終3人成功獲救。這起驚險救援事件,再次敲響了夏季安全的警鐘。 “先生您好,江邊禁止游泳,請您注意自身安全。”連日來,永新社區黨委副書記黃洪杰同社區干部在碼頭開展防溺水巡邏工作,勸導在江邊玩水的群眾。 針對夏日溺水高發期,該社區打出一套防溺水“組合拳”:每天8時至22時安排社區工作人員進行巡邏;配備足夠的救生圈、救生衣和救生桿等救援設備;加強入戶走訪宣傳,上門普及防溺水知識。 港北區武樂鎮防溺水工作隊員在使用無人機巡邏江岸水域。 “相比于人工巡邏,無人機巡邏范圍更廣、速度更快、效率更高,以往人工巡邏一個上午才能巡完,無人機只用一個半小時。”港北區武樂鎮水石村防溺水巡邏隊員寧可浪操控無人機沿江開展巡邏,一旦發現孩童靠近水邊,便及時提醒勸離。 過去,巡邏隊的10多名隊員,每天要輪流巡查該村2.15公里江岸水岸和村內19個大大小小的魚塘,一些小路巡邏車過不去,只能步行,效率低。 武樂鎮下轄8個村,其中5個村沿江分布。目前,該鎮共有2臺無人機開展防溺水巡邏工作,并在重點危險水域附近安裝監控設備,有孩子靠近時進行語音提醒并傳遞信息給管理員。2024年以來,該鎮未發生溺水事故。 “下一步,我們計劃在全鎮推廣無人機巡邏,以‘技防+人防’模式,做好暑期防溺水安全保障。”港北區武樂鎮黨委書記范炳和說。 建好設施,提供戲水池 親水、愛水是孩子的天性,堵不如疏。 在桂平市大灣鎮大灣一中的露天泳池里,11歲的蒙曉美一個猛子扎進碧藍的泳池中,岸上的游泳教練吹響哨子:“注意換氣,頭不要亂動!”一年前,這個愛玩水的女孩在江邊玩水時被水浪沖到江心,險些在郁江遇險,如今她成了社區泳池的常客。該泳池由大灣社區、大灣村共建。 桂平市大灣鎮大灣一中泳池內,孩子們在學習游泳。 “以前總擔心孩子私自去野外玩水,現在有了泳池和專業的教練員、救生員,我們放心多了。”林小蘭女士對社區泳池帶來的變化感到很滿意。 大灣鎮是桂平市第一個實現“一村一池”全覆蓋的鄉鎮。大灣鎮宣傳委員蒙春梅告訴記者,2023年8月該鎮17座泳池投入使用以來,累計接待群眾5萬人次,全鎮無溺水事故發生。全鎮中小學將游泳課納入教學課程,每生每學期約10課時,充分滿足基礎教學及群眾需求。 近年來,港北區、港南區、桂平市等地積極籌措資金,推進城市社區、鄉村泳池建設,滿足城鄉中小學生的游泳需求,降低學生私自野游的幾率。特別是桂平市在全區創新開展“一村一泳池”建設,推動有條件的學校開設游泳特色課程,有效提高學生的游泳技能和自救自護能力。截至目前,桂平市已建成游泳池123個,在建4個。 “我們已經成功舉辦兩屆中小學生游泳比賽,吸引全市90多所中小學校700多人報名參賽,今年秋季開學后將舉辦第三屆賽事。”桂平市教育局副局長黃子夏說,通過舉辦賽事,帶動廣大學生學習提升游泳技能,大幅度減少了溺水事故的發生。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