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wǎng) > 首頁欄目 > 區(qū)域 > 來賓 > 正文 |
武宣:“紅色代辦”精準填補數(shù)字鴻溝,讓政務服務“一個都不少” |
2025年07月24日 16:55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通訊員 李迪 編輯:陳煜炫 |
“叮——您的社保賬戶姓名變更業(yè)務已辦理成功。”遠在廣東的陳先生看著手機短信,懸了多日的心終于落定。一周前,因戶籍姓名變更,他急需同步修改社保參保信息,可工作纏身無法回廣西武宣辦理。情急之下?lián)芡ǖ摹?2345”熱線,竟成了這場跨越千里的暖心服務的起點。 “我們這有‘紅色代辦員’,您把材料寄過來,剩下的交給我們!”電話那頭的承諾像一顆定心丸。陳先生將材料寄出后,當天下午就接到確認電話:“材料已核實,正在辦理。”原來,人社窗口收到郵件后,第一時間聯(lián)動公安局窗口交叉核驗,短短半小時便完成所有手續(xù)。 “材料寄出當天就收到確認電話,半小時完成審核,這效率簡直是‘光速’!”陳先生電話里的聲音難掩激動,“武宣的服務,真把‘為民解愁’釘在了實處!” 陳先生這份贊譽背后,是武宣縣“紅色代辦”機制對政務流程的精準再造——當線上平臺暫時無法覆蓋特殊需求時,以“人跑腿”代替“群眾跑”,讓服務既有速度,更有溫度。 在武宣縣政務服務中心,佩戴黨員徽章的“紅色代辦員”們正將這份溫度傳遞到每個角落。代辦員羅莉為武宣縣重點企業(yè)廣西桂福菌農(nóng)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批量辦理完455名新員工的保險參保登記。“企業(yè)生產(chǎn)旺季耽誤不起,我們上門收材料、核對信息,確保社保無縫銜接。”羅莉表格的批注密密麻麻,企業(yè)人事專員覃慧文感慨:“這省了我們來回跑,產(chǎn)能也一天沒落下!” 在武宣縣武宣鎮(zhèn)朝陽路,代辦員黃春柳推著輪椅,上門陪護79歲的李金英阿婆辦理養(yǎng)老認證。她俯身貼近老人耳畔解釋政策,握著老人的手幫填表格。“以前來辦事心里擔心,寫字也不方便,現(xiàn)在有這個阿妹(黃春柳)全程陪著,我放心多了!”李阿婆布滿皺紋的手緊握著黃春柳的手說道。 “紅色代辦員”上門為行動不便老人辦理社保等業(yè)務。 當服務對象無法前來,代辦員便主動走出去。2025年至今,這支隊伍累計為行動不便者上門年審超650人次。代辦員韋婷帶著認證設備到武宣鎮(zhèn)91歲老人李仕德家里,因李伯伯雙目失明,他的家人早早候在院門口:“我的老父親這條身體去鎮(zhèn)上難啊,還好有你們親自來,幫我解決問題了!”韋婷利索地整理好相關(guān)材料并架起設備:“您坐穩(wěn),我們馬上開始認證。”十分鐘不到便辦好了相關(guān)業(yè)務。 “網(wǎng)上辦不了的,我們上門辦;群眾跑不動的,我們代著辦。”武宣縣人社局局長羅駿啟點出“紅色代辦”的核心邏輯。針對“線上有盲區(qū)、線下有難點”的痛點,2025年初,武宣縣整合黨員干部力量組建專業(yè)代辦隊伍,全縣156個代辦員將服務延伸至企業(yè)車間、村屯院落。今年上半年代辦量突破650件,為群眾和企業(yè)節(jié)省辦事路費等成本上萬元。 “紅色代辦員”上門指導家屬線上辦理業(yè)務流程。 2024年武宣人社窗口群眾滿意度達99%,“紅旗窗口”流動紅旗便在這里扎了根。從陳先生的“五星好評”到特殊群體的“不用出門真方便”,從企業(yè)送來的“高效服務暖人心”錦旗到辦事群眾的“一次就辦好”贊嘆,武宣用具體民生實事詮釋著“政務服務無小事”的真諦。 當數(shù)字化浪潮席卷政務服務,“紅色代辦”并未過時,反而更顯珍貴。它精準填補了技術(shù)暫時無法抵達的縫隙——那些不會操作智能手機的老人、地處偏遠的村民、證照繁雜的企業(yè)。武宣縣政務服務中心主任韋鋒看得透徹:“技術(shù)是冰冷的框架,而黨員干部的‘跑腿’為它注入了人的溫度。群眾臉上的笑容,就是服務最真實的落地。” 在武宣,服務半徑仍在延伸。目前全縣10個鄉(xiāng)鎮(zhèn)已全部設立“紅色代辦”服務站,2025年計劃將村級覆蓋率達100%,跨部門聯(lián)辦事項辦理時限平均壓縮60%,材料精簡40%。“紅色代辦員”服務覆蓋重點企業(yè)、重大項目、特殊群體等,服務滿意度達到99%以上。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