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經濟 · 生活 > 正文 |
強化財金聯動 暢通實體經濟融資渠道——《廣西金融惠企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解讀 |
2025年07月24日 18:24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譚卓雯 胡戴煒 冼妍杏 編輯:胡戴煒 |
新聞眼 自治區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廣西金融惠企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方案》),明確提出一攬子支持政策,強化財政金融聯動,切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廣西篇,暢通實體經濟融資渠道,助力全區加快高質量發展。 繼“桂惠貸”之后,廣西金融惠企政策再升級。《方案》推出了哪些創新的政策工具?一攬子金融支持政策包括哪些方面?廣西企業將享受到哪些紅利?廣西云-廣西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相關專家。 報紙版面截圖。 暢通實體經濟融資渠道,廣西這樣做。視頻攝制:胡戴煒 1、一攬子政策如何發力? 統籌用好股權、債權、保險、融資擔保等金融工具,綜合運用貼息、獎補、風險補償等政策工具,助力全區加快高質量發展。 北海市合浦工業園區,一家制罐企業的工人正在趕制訂單。林啟波 攝 【政策要點】 《方案》明確,到2027年,力爭統籌各類財政資金75億元,帶動全區財政貼息貸款投放6000億元以上、補貼融資擔保業務1000億元以上、發行債券3000億元以上。《方案》提出服務重大項目、重點產業和普惠等領域融資三項重點任務。 【解讀】 自治區黨委金融辦協調服務處處長李沛英—— 《方案》體現了幾個突出特點:一是聚焦三個重點領域,突出解決全區重大項目、重點產業、普惠三個領域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二是統籌運用一攬子政策工具,將單一的財政貼息擴展為財政貼息、風險補償、擔保補貼、獎補資金等多種方式;統籌運用股權、債權、保險、融資擔保等手段,提供全鏈條、全周期、綜合性金融服務;推動惠企金融政策創新,撬動金融資源支持重點領域融資。 三是創新工作舉措,為重大項目、重點產業、普惠領域相關企業全流程匹配融資需求和金融工具,提供金融專家顧問和AI金融顧問“雙顧問”服務。組織金融機構參與金融招商活動,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 四是優化工作機制。與自治區壯大實體經濟調研服務工作專班、自治區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有效銜接,發揮實體經濟服務員作用,分級分類開展融資協調工作,研究解決融資堵點卡點難點。打造“小而精”“快且準”的新型政金企融資對接機制,強化重點融資項目精準對接。暢通重點融資項目信息共享,健全融資服務閉環管理機制。 廣西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吳堅—— 2025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降,提升金融服務可獲得性和便利度”。《方案》統籌財政金融聯動,強化政策工具創新,旨在構建更加精準、高效的金融支持體系,服務國家戰略和地方發展需求。 “桂惠貸”政策自2021年實施以來,累計投放10863.76億元,有效緩解了企業融資貴問題,但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重大項目、重點產業及普惠領域仍然存在融資難問題。《方案》作為“桂惠貸”的升級迭代政策,既填補了“桂惠貸”在重大項目和產業融資中的不足,又通過“組合拳”解決了單一政策工具的局限性,更加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需求,形成更可持續的金融惠企機制。 重大項目通常面臨資本金不足、建設周期較長的問題,重點產業亟需大量的技術改造和研發投入,普惠領域則存在抵押物缺失、風險溢價高等問題。《方案》通過專項貼息政策降低融資成本,創新擔保模式緩解增信難題,同時擴大債券發行、保險保障等工具覆蓋面,系統性解決各領域融資痛點,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2、惠企政策如何落地? 《方案》從拓寬融資渠道、提升融資可得性、構建融資服務體系三方面提出十項工作措施。 桂林市靈川縣一家化工設備生產企業,工人正忙碌作業。陽海翔 攝 拓寬融資渠道 【政策要點】 加大銀行信貸投入力度。將力爭平均每年運用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等不少于1000億元。統籌用好貼息資金,力爭每年投放貼息貸款2000億元以上。 暢通企業上市(掛牌)和再融資渠道。完善資本市場激勵機制,強化資本運作、人才培養、路演培訓、投融資對接等服務。 進一步用好保險風險保障服務。推動各保險公司豐富科技、知識產權、特色農產品、航運、工程等保險產品,加強保險資金運用。 優化融資擔保服務。對獲得《2025年金融惠企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相關產品貼息支持且獲得融資擔保機構提供擔保增信的貸款給予0.2%至0.4%擔保費率補貼。 更好利用債券市場融資功能。擴大債券發行規模,力爭每年發行各類信用債1000億元以上。 大力發展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推動廣西政府投資基金“1+10+N”基金集群高質量發展,力爭到2027年底撬動各類資本投資累計達到1000億元以上。 【解讀】 廣西大學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陳新建—— 當前,廣西實體經濟融資仍以銀行信貸為主,資本市場和非銀行金融渠道發展相對滯后,直接融資比例偏低,債券、股權、基金等資本市場渠道拓展不足,限制了企業尤其是成長型和創新型企業的多元融資需求。 《方案》在拓寬融資渠道方面提出了系統性、多層次的政策組合,具有針對性與可行性。通過加大銀行信貸投入、拓展資本市場、鼓勵債券融資、推動保險與擔保發展、激活私募股權基金等措施,推動融資結構多樣化,緩解實體經濟長期以來對銀行信貸的過度依賴,有助于提升廣西產業鏈和供應鏈的韌性與競爭力。 提升融資可得性 【政策要點】 推動金融產品服務創新。推廣重大項目“前期貸”,用好科技企業并購貸款政策,開發知識產權、數字資產、碳排放權、用水權等新型權益資產抵質押貸款產品,創新水利項目投融資模式。 有效降低綜合融資成本。支持小微企業首貸、信用貸擴大規模,推廣主動授信、隨借隨還貸款模式,落實“無還本續貸”政策,將續貸范圍擴展至所有小微企業到期貸款,以及中型企業2027年9月30日前到期的流動資金貸款。 【解讀】 廣西大學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陳新建—— 近年來,盡管廣西普惠小微貸款余額保持增長態勢,但廣西小微民營企業融資由于缺乏抵押物、財務不健全、信用評級不完整等原因,導致銀行惜貸慎貸,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的問題仍然存在。 《方案》聚焦創新金融產品服務和降低綜合融資成本,有針對性地提出推廣“首貸戶”支持機制、鼓勵主動授信和“隨借隨還”模式、落實“無還本續貸”等措施,這些都將增強小微企業融資能力與金融機構投放意愿。此外,《方案》還通過深化銀政數據共享和風險補償機制,提升融資效率和精準度,減輕金融機構風險擔憂,促進資金流向實體經濟重點領域。 構建融資服務體系 【政策要點】 強化財政金融政策聯動。健全完善貼息貸款政策,完善直接融資等相關獎補政策及信貸、擔保等風險補償機制,探索設立風險補償資金池,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加強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質效評價。 分級分類開展融資對接等措施。探索建立主辦銀行制,全流程促進金融工具和融資需求相匹配。打造“小而精”“快且準”的新型政金企融資對接機制,強化融資閉環管理。組織金融招商活動,加強金融專家顧問和人工智能(AI)顧問“雙服務”。 【解讀】 廣西大學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陳新建—— 在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產業不斷迭代升級的背景下,廣西面臨加快構建現代金融服務體系的迫切需求。建設制度性融資服務體系有助于推動政金企信息聯通、流程提速、資金精準對接,更好支撐實體經濟轉型發展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其中,強化財政金融政策聯動有助于形成政策合力,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還可彌補單一金融工具的不足,增強對重大項目、科技創新和小微企業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分類開展融資對接意味著根據項目性質和企業需求實行差異化服務。這兩項措施相輔相成,不僅優化資源配置,更推動融資服務從“粗放型”向“精細化”轉變,助力廣西經濟高質量發展。 3、如何發揮財政資金撬動作用? 為深入落實《方案》,自治區黨委金融辦、自治區財政廳、中國人民銀行廣西壯族自治區分行、廣西金融監管局四部門聯合印發《2025年金融惠企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2025年金融惠企財政擔保費用補貼實施方案》兩個配套方案。 上汽通用五菱生產車間,工人正安裝、檢查汽車外框架。上汽通用五菱供圖 【政策要點】 《貸款貼息方案》聚焦全區重大項目、重點產業和普惠領域,2025年整合自治區本級財政資金22億元,對當年發放且符合條件的貸款按照一定比例進行利息補貼,統籌兼顧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擔保補貼方案》瞄準全區經營主體融資信用提升,2025年整合自治區本級財政資金1億元,對經營主體當年通過融資擔保機構獲得增信,按新增擔保金額一定比例給予擔保費用補貼,緩解企業融資難問題。 【解讀】 自治區財政廳金融處處長、一級調研員黎兆輝—— 實體經濟是高質量發展的根基,發揮財政資金撬動作用、引導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尤為重要。此次《方案》出臺,自治區財政廳主要圍繞“貸款貼息、融資擔保”兩方面進行調整優化。 優貼息,資金直達更高效。優化財政貼息資金撥付模式,從間接補貼轉變為直接補貼。以原“桂惠貸”政策為主的間接補貼方式,是由自治區本級財政根據貼息資金審核結果撥付貼息資金至市縣財政部門,市縣財政部門再撥付貼息資金至有關金融機構。而直接補貼則由自治區本級財政根據貼息資金審核結果直接撥付財政貼息資金至獲貸經營主體。相比于間接補貼,直接補貼撥付環節少、撥付效率高,能夠大幅提高經營主體獲得感。 優結構,貼擔結合更普惠。創設“普惠經營貸”,支持范圍為金融監管部門貸款統計口徑單戶授信1000萬元及以下的小微企業(含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以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025年力爭投放600億元。加大重點產業領域信貸產品對民營企業的投放力度,各行業主管部門將提高“三農貸”“工業貸”“服務和貿易貸”等重點產業領域信貸產品中民營企業的報送比例,引導金融機構向進入名單的民營企業投放更多信貸資源。新增擔保費補貼機制,由自治區本級財政籌措資金,對獲得《貸款貼息方案》相關產品貼息支持且獲得融資擔保機構提供擔保增信的貸款給予0.2%至0.4%擔保費率補貼,進一步降低獲貸經營主體綜合融資成本。 4、我區金融機構如何落實? 《方案》發布后,我區金融機構迅速響應,從政策宣導、流程優化、綜合施策等多維度發力,全面推動惠企政策落地見效。 廣西北部灣銀行:舉全行之力精準惠企 廣西北部灣銀行提前謀劃、狠抓落實,統籌全行力量深化相關政策實施。 提前布局周密籌劃。及時摸排企業“金融惠企財政貼息”貸款需求,充分做好投放準備。7月4日,2025年全區金融惠企三年行動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議召開當天,北部灣銀行迅速響應,立即組織召開全行培訓和推進會、會后全員考試、發送政策“工具包”等,確保政策及時、高效傳達到位,鉚足干勁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聚焦重點精準投放。聚焦科技創新、工業振興、重大項目建設等重點領域,助力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好融資、降成本”,堅守支持地方經濟發展主力軍的基本定位,持續發力確保“金融惠企”政策落到實處,促進財政金融更加緊密結合。 強化聯動齊抓共管。成立行內金融惠企專項小組,建立良好的溝通協調機制,暢通各部門之間、總分行之間的溝通,確保“金融惠企”政策推進及財政貼息申報工作迅速、高效、合規,助力“金融惠企”工作高效有序開展。 桂林銀行:金融“組合拳”加速落地 桂林銀行第一時間面向全行進行2025年惠企貸貼息政策解讀及培訓,主動引導客戶開展惠企貸名單制產品申報入庫工作,通過“政策解讀+直播課堂+產品優化+銀企對接”四位一體宣貫矩陣,確保政策應知盡知、應享盡享。 政策發布后,桂林銀行發揮總分行聯動效能,迅速開通惠企專項審批綠色通道,在桂林、崇左等設區市率先投放當地首筆“廣西金融惠企三年行動方案”政策貼息貸款。截至7月23日,該行“金融惠企財政貼息貸款”發放金額4.29億元,惠及客戶75戶,幫助減少融資成本506.01萬元。 為更好地服務科技創新領域企業,桂林銀行打出“科技創新金融債券+惠企貼息政策”組合拳,7月21日成功發行廣西首單科技創新金融債券,發行規模20億元,債券資金全部用于科技創新領域貸款投放。符合條件的科技創新企業獲得專項債券融資支持的同時,還可享受惠企貼息政策,融資成本持續降低。 廣西融資擔保集團:政府性融資擔保服務加碼 廣西融資擔保集團部署推動一攬子金融惠企政策落地見效,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和“三農”主體的綜合融資成本,更好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工具作用,推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加強政策宣導。結合實際及時出臺貫徹落實行動方案的細則,在全區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內廣泛宣講金融惠企擔保費用補貼政策,確保各成員機構準確理解、熟練運用擔保費用補貼政策,充分調動其參與實施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規范操作流程。嚴格按照《2025年金融惠企擔保費用補貼政策實施方案》及其操作細則要求,強化擔保費率上限管理,配合銀行機構上傳相關申報材料,統一申報材料格式,為補貼資金審核提供便捷化支持。 加強資金使用監控。加強對申請擔保費用補貼貸款用途的監控,確保貸款資金用于生產經營活動,避免資金違規進入國家產業政策禁止和限制的項目。 相關閱讀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