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視覺 > 正文 |
被困水下洞穴110小時!百色公安跨省奔襲800公里生死大營救再創奇跡 |
2025年07月25日 16:01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江宏坤 通訊員 黃露嬋 編輯:黎瑩瑩 |
7月24日18時,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猛洞河水域,所有人員屏住呼吸、嚴陣以待。幽靜而青翠的山谷,也在等待著一個生命救援的奇跡。 “出來了!”18時30分,當4名公安救援人員帶著被困人員順利浮出水面時,歡呼和掌聲響徹四周。 被困水下洞穴110小時的王先生環顧四周,神情中有恍惚、疑惑,也有劫后余生的悲喜交織……隨后,他用力揚起右臂,緊握拳頭比出了“加油”的手勢。 百色公安水上救援隊員將被困人員(左二)順利帶出水面。通訊員 黎紹 攝 這一刻,在場人員或喜極而泣,或奔走相告。 這是繼今年2月成功營救兩名被困科考人員后,百色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隊水上勤務和航空警務大隊經過數小時連續奮戰,創造的又一洞穴潛水救援成功案例。 7月23日,百色市公安局接到湖南省公安機關的協作函,稱7月20日凌晨4時許,永順縣一群眾王先生開展潛水作業時,誤入水下洞穴被困,因當地搜救手段有限,請求協調百色水上救援力量前往支援。 從百色市到湘西州,相距800公里。但生命至上,刻不容緩!在隊長梁良的帶領下,百色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隊水上勤務和航空警務大隊11名救援隊員于24日凌晨抵達永順縣并開展現場救援。 “大家輪流開車,整整開了12 個小時,路上幾乎都沒有停留!标爢T許世德說,“越快到達,被困人員就越多一分生的希望! 24日13時許,隊員許世德、黃贈諭作為首發隊員下潛開展初步勘察工作,通過布設引導繩往洞內推進約70米,共排查4個洞室,均未找到被困人員。 百色公安水上救援隊員下水開展環境勘察。通訊員 黎紹 攝 首輪搜索無果,讓本就凝重緊張的氣氛增添了一絲陰霾。 “還有希望嗎?”“還能找到嗎?”迎著家屬焦急而期盼的目光,梁良暗下決心,一定要盡全力,把被困人員活著帶出來。 24日15時35分,隊員閆明、劉承志接替開展第二潛工作,下潛深度達到15米。地下洞穴復雜曲折,能見度不足1米,只能依靠隊員自身攜帶的光源順著石壁摸索前行。16時50分,閆明單獨潛回水面,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在水下13米、距離洞口80米處,第二組人員發現了新的氣室,被困人員棲身于該氣室的平臺上,意識清晰。壞消息是該洞室空氣流通不暢,洞內二氧化碳濃度偏高,被困人員已出現缺氧而呼吸困難的情況,需要加快救援節奏。經詢問了解被困人員狀況后,決定由劉承志留在洞穴陪同,閆明返回水面報告情況。 為改善洞內空氣狀況,救援小組決定由閆明攜帶50%濃度的氧氣瓶立即返回洞室,為引導被困人員出水爭取更多的準備時間。 雖然有了氧氣補給,但在一個多小時的等待過程中,閆明表示仍感到頭暈眼花。但為了不讓被困人員更焦慮,他只能努力調整心態保持淡定。 “湘西雖然也屬喀斯特地貌,但和廣西有所不同。廣西的地下洞穴之間多有地下河相互連接,氣室內一般不存在缺氧問題,但湘西則是相對獨立的洞穴,與外界隔絕!遍Z明介紹說。 24日18時許,梁良率許世德、黃贈諭到達氣室與閆明等人匯合。在幽暗洞穴內,梁良再次認真評估被困人員情況后,決定采取水下拖帶戰術。 “許世德在前面做引導員,我和閆明在中間位置夾帶被困人員,黃贈諭在后跟隨!绷毫冀榻B,“返回地面的過程也比較艱難,能見度太低、洞內結構復雜,加上被困太久,王先生的身體和心理都有些不適應,需要我們進行輔助潛水。為此,我們只能帶著他一點一點地慢慢游動! 今年2月,在百色市田陽區的地下洞穴內,水上救援隊員們也是這樣堅定地為被困科考人員托起了生的希望。 時隔5個月的跨省馳援,在與湖南當地警方和社會救援力量通力協作下,僅用5小時就成功搜救被困110小時人員! 王先生獲救后,經送醫檢查生命體征正常。被問及如何在暗無天日的地下洞穴內堅持下來,他說當時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不想死,想活下去! 終于,堅定想活下去的王先生,等到了同樣不放棄的公安救援隊員。警民間的雙向奔赴,再次創造了在極端環境下挽救生命的生動案例!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