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經濟 · 生活 > 鄉村 > 正文 |
斷電斷網也不怕!融安“土辦法”演練:18分鐘全員安全轉移! |
2025年07月28日 18:59 來源:廣西日報 記者 周映 編輯:曹麗媛 |
融安縣15個行政村的山洪災害防御常識培訓及演練。視頻剪輯:記者 曹麗媛 視頻來源:融安縣水利局 “雨水突至、山洪即發,泗安村監測員第一時間‘叫應’ 鎮防汛辦,鎮村兩級僅用18分鐘完成危險區群眾轉移。”7月22日上午11時,這一幕出現在板欖鎮泗安村山洪災害防御演練現場。至此,融安縣水利局組織的為期5天、覆蓋15個行政村的山洪災害防御常識培訓及演練圓滿收官,累計培訓干部群眾470余人,發放誤工補貼2.35萬元。 演練現場。圖源:融安縣水利局 本次演練采取“培訓 + 實戰” 模式,由融安縣水利局主辦、廣西南寧晟禹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承辦,圍繞山洪災害“預警—叫應—轉移—安置” 全鏈條設置科目。培訓環節,技術人員以近年區內山洪案例為教材,重點講解簡易水位站、無線預警廣播等設備使用;演練環節則模擬 “斷電、斷路、斷通信” 極端場景,檢驗村級預案的可行性。 7月23日9時5分,浮石鎮六寮村演練現場突降暴雨,監測員龍付蓮通過手搖報警器、銅鑼發出預警信號,村“兩委”組織28名群眾沿預定路線轉移至安全點,全程僅用15分鐘。“在家門口就能學到保命妙招,心里踏實多了!”參與演練的村民李錫和說。 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學到保命妙招。圖源:融安縣水利局 融安縣水利局副局長林勇在總結時說:“本次演練堅持極限思維,把 ‘斷電、斷路、斷通信 ’作為基本背景。重點檢驗了 ‘土辦法’能否跑出 ‘快反應’:手搖報警器、銅鑼、哨子、小喇叭、摩托車騎手‘人傳人’等方式全部上陣,結果證明,只要預案清晰、責任到人,最傳統的手段同樣能把預警信息第一時間送達每一戶、每一人。下一步,我們將對這些‘土辦法’進行標準化、流程化提煉,形成可復制的‘極簡通信’模板,確保一旦極端情況發生,村村都有‘敲得響、傳得快、聽得懂’的備用通道。” 下一步,融安縣水利局將對演練暴露出的3處轉移路線標識不清、2處安置點容量不足問題限期整改,并推動演練視頻制作成教學片,供全縣 91個山洪災害危險區學習借鑒。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