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區域 > 河池 > 正文 |
河池市成功預警5起地災 避免68人因災傷亡 |
2025年07月30日 21:34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藍鋒 編輯:卿要林 |
7月27日,自然資源部通報全國上半年地質災害成功避險案例,河池市東蘭縣大同鄉民和村板婁屯滑坡、東蘭縣大同鄉民和村坡近屯滑坡、南丹縣六寨鎮才懷村打老屯滑坡、巴馬瑤族自治縣所略鄉甲略村盤見屯滑坡、天峨縣六排鎮納州村塘里溝屯泥石流等5起避險事件,因組織高效、撤離及時被納入全國成功避險案例名單。 據了解,面對前一段極端降雨考驗,河池市通過智能化監測預警與基層應急響應聯動,在5起緊急轉移群眾221人,避免68人因災傷亡,成功延續了河池地質災害連續三年“零死亡”的紀錄。 走進河池市地質災害監測預警中心,大屏幕實時跳動著全市3569個風險點的數據。“這套系統為地質災害避險贏得了先機。”市自然資源局總工程師莫遠浪介紹,6月20日22時17分,安裝在東蘭縣大同鄉板婁屯的監測設備監測到滑坡土體異常蠕動,防災責任人及監測員收到預警信息后,立即組織72名受威脅群眾撤離,僅19分鐘后該點發生滑坡,精準預警預報避免27人因災傷亡。 “技防”是關鍵,“人防”是基礎。河池堅持“技防+人防”相結合,收到預警信息后,監測員立即開展現場核查,上報現場核查情況,自然資源、氣象、水文等部門開展聯合會商,監測人員開展上門叫應工作,待轉移指令發出后,組織人員轉移至安置點。 “河池市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推動防治體系從‘治災救災’向‘預警避災’升級。”市自然資源局局長魏毅表示,2025年河池市將新增15處智能監測設備,深化“隱患點+風險區”雙控模式,為大石山區地質災害防治探索出可復制的智慧防災路徑。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