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經濟 · 生活 > 文旅(首頁) > 正文 |
游客體驗沉浸式拍照,看景變“入景” |
2025年07月30日 22:46 來源:工人日報 記者 曲欣悅 編輯:朱映伊 |
新聞眼當下,越來越多游客追求出游即“出片”,在游玩的同時用鏡頭記錄風景,并通過社交平臺分享和傳播,帶動景點“出圈”。為了滿足游客需求,一些景區主動打造網紅景點、提供旅拍服務,不斷完善“出片”體驗。“出片游”進一步帶火文旅消費。 開辟“出片”新視角 7月26日晚7點50分左右,隨著夜幕降臨,北京天壇祈年殿的燈光亮起。在位于北京紅橋市場5層露臺的觀壇藝術空間,游客們紛紛舉起手機、相機,定格下這一絕美的亮燈時刻。 “網上推薦的‘天壇拍攝最佳機位’果然名不虛傳。”來自廣西的攝影愛好者唐先生提前3個小時就來到觀壇藝術空間的露臺,架好三腳架和長焦鏡頭,等候捕捉祈年殿華燈初上的驚艷瞬間。記者在現場看到,不到晚上7點,面向天壇一側的露臺座椅早已被等候拍照的游客坐滿。 登上露臺,檐角聽風,西望天壇,東觀中國尊……因為擁有絕佳觀景位,觀壇藝術空間的露臺近來在社交媒體上迅速“出圈”,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打卡拍照。 在北京紅橋市場頂層的觀壇藝術空間,游客可遠眺天壇祈年殿,在露臺上欣賞中軸線美景。北京日報記者 鄧偉 攝 “除了‘觀壇’,游客還可以在露臺上品嘗一份下午茶。”在紅橋市場策劃部負責人尹澤驍看來,一杯印有“觀壇”拉花的咖啡,搭配祈年殿造型的創意甜點,不僅為游客提供了別具一格的拍照素材,也能為整個行程增添難忘的記憶點。 尹澤驍告訴記者,此前,紅橋市場5層露臺并未得到充分利用,但隨著觀壇藝術空間入駐,越來越多的游客專程來此飽覽天壇周邊美景。紅橋市場這個北京的傳統消費地標也因“觀壇”煥發新的生機,成了網紅打卡點,客流量明顯提升。 據北京市東城區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暑期到來前,北京市東城區啟動了“微風露臺計劃”,統籌推進歷史風貌保護與消費場景創新,精選故宮以東的多處露臺景觀,為游客設計了一份“露臺圖鑒打卡指南”。這些精選露臺以不同的“出片”思路,吸引游客從不同視角欣賞北京。 打造“出片”新場景 作為曾經的“老工業區”,北京石景山區正在通過不斷打造文旅消費新場景,逐漸化身為“京西潮流新地標”,一系列新晉網紅打卡點持續刷新游客對這里的印象。 7月上旬,在石景山區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郎園Park內舉辦的一場名為“給所有人的畢業祝福”的主題活動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圍繞畢業季主題,活動現場通過搭建畢業祝福長站臺、畢業祝福小舞臺裝置、布置地貼裝飾等形式,為廣大游客提供多種畢業主題拍照場景。 在打卡區內,游客可以趴在學生時代的課桌重溫校園時光,也可以在職場站臺的能量賬單旁“充充電”,還可以穿上主辦方提供的學士服“重返”畢業典禮現場……在社交媒體平臺上,這場主題活動寫進了許多博主的推薦打卡拍照攻略里。 “我們關注到‘出片’文化在年輕人中很流行,就在畢業季策劃了這場主題活動,希望進一步豐富大家的游玩和消費體驗。”作為活動的主要策劃方,石景山區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主題活動還聯動了國際雕塑公園、萬達廣場等周邊30余家商戶推出促消費內容。 今年以來,北京演出市場持續火爆。6月21日至8月31日,石景山區首鋼園六工匯舉行“夏日音樂會”品牌活動。據活動負責人陳晶介紹,歌迷們分享到社交媒體上的音樂會現場短視頻和照片在網絡上熱度持續攀升,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前來打卡。 北京石景山區首鋼園六工匯舉行“夏日音樂會”。圖源:石景山區融媒體中心 “截至目前,‘夏日音樂會’帶動了周邊商圈客流同比提升27%,銷售額同比提升6%。下一步,石景山區還將推動六工匯沉淀池廣場持續打造音樂演藝品牌,進一步豐富市民演藝體驗。”石景山區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探索“出片”新方式 “沒想到酒店還能提供免費旅拍服務,效果超出預期!”近日,上海游客陳女士入住浙江杭州九溪景區一家酒店時,意外獲贈一項貼心服務——酒店為每位住客提供一次免費專業旅拍體驗,并贈送3張精修照片。 據酒店工作人員介紹,該酒店毗鄰龍井茶園,許多客人慕名前來感受茶山風光。為進一步提升游客體驗,酒店特別聯合專業攝影工作室推出旅拍服務,讓客人不僅能沉浸于自然美景,還能帶走高品質的旅行紀念照片。 除了開發“旅拍+住宿”服務,一些景區還通過設置“網紅拍攝點”標識牌、提供服裝租賃等方式為游客“出片”提供保障。而為進一步規范旅拍行業秩序,一些旅游城市也在積極采取措施。例如針對“低價攬客、高價結算”“套餐模糊、臨時加價”等消費亂象,甘肅敦煌有關部門制定了統一標準,要求商家對核心服務項目以階梯式形式明碼標價,讓消費明細一目了然。 “景區為游客提供專業旅拍服務,既能提升游客體驗、增加二次消費,又能通過游客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的自發傳播,形成免費宣傳。”蘇州大學社會學院旅游管理系教授、東吳智庫副院長周永博表示,社交媒體促使旅游體驗由傳統的“到此一游”向分享與傳播轉變,而游客更傾向于為具備傳播屬性的體驗買單。 周永博認為,“出片熱”是文旅產業向“內容驅動”模式轉型的縮影。要實現從短期流量到持久“留量”的轉變,還需依托景區的文化基因構建差異化優勢,運用科技提升體驗深度,打造可持續模式。如開發季節限定產品以形成四季持續的消費熱點;運用數字管理手段均衡客流分布,提升服務效率;實施文化反哺,將旅拍收入用于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