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首頁要聞 > 正文 |
《南京照相館》里“不許可”傳播的照片,被廣西人“留”了下來! |
2025年07月31日 07: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朱慧琳 |
近期,一部《南京照相館》,讓無數觀眾淚灑影院,《南京照相館》以1937年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事件為背景,通過照相館這一微觀視角,用充滿張力的敘事與克制的影像語言,完成了對歷史真相的影像化還原與民族記憶的當代書寫。這不僅是今年暑期檔最佳,更可以被稱為抗日題材影史最佳作品之一。 電影畫面中,照相館洗出一張張屠殺南京城百姓鐵證的照片后,日軍為了不讓照片傳播出南京城,在上面蓋上了“不許可”的紅章: 電影《南京照相館》(片段) 但就是畫面中一閃而過的這張照片,竟然與雨花臺烈士紀念館上個月新征集到的雨花英烈新征集的物件中的一張照片,高度相似!這不是劇本,而是正在雨花臺烈士紀念館發(fā)生的、震撼人心的歷史回響! 【塵封的“鐵證”出現在雨花臺】 今年7月初,央視新聞頻道《心愿》欄目14分鐘專題報道了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奔赴廣西玉林征集雨花英烈陳子濤烈士物件的故事。【點擊查看相關報道】在征集完成后,作為雨花臺烈士紀念館的工作人員,我們迅速開啟了整理陳子濤烈士物件的工作。在甄別一本本已十分脆弱的古書時,突然,一本陳子濤烈士所讀過的,出版于1938年名為《日寇暴行實錄》的書,讓我們屏住了呼吸: 翻開泛黃的書頁,侵華日軍,特別是南京大屠殺期間的暴行照片赫然在目!這些照片是那段黑暗歲月最直接、最殘酷的見證。 陳子濤烈士生前閱讀書籍《日寇暴行實錄》出版于1938年 就在我們懷著沉重心情整理時,這本書中的一張照片瞬間擊中了所有人。 因為它的內容,竟與當下熱映電影《南京照相館》中呈現的一張記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關鍵歷史照片,高度吻合!甚至可以說,電影中呈現的這張照片,是《日寇暴行實錄》中原版照片的歷史還原。 陳子濤烈士生前閱讀書籍《日寇暴行實錄》(片段)出版于1938年 電影《南京照相館》片段 《南京照相館》用藝術手法還原歷史,而陳子濤烈士珍藏的這本《日寇暴行實錄》書,則用最原始的影像“底片”,提供了無可辯駁的鐵證! 這不僅僅是照片的吻合,這更是烈士陳子濤的“心愿”。通過這本書,我們仿佛看見,年輕的陳子濤在1600公里外的廣西家鄉(xiāng),懷著國仇家恨閱讀此書,此后又堅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離家投身革命時,他毅然將這本記載日軍暴行的書存于家中。 在投身新聞工作期間,陳子濤也在抗戰(zhàn)新聞領域有所建樹,陳子濤以筆為槍,曾以筆名“陳亦丹”在《自由畫報》上登載題為《撤退二千里》的長篇通訊,揭露國民黨頑固派在抗戰(zhàn)期間消極避戰(zhàn)導致千百萬淪陷區(qū)人民群眾陷于日軍鐵蹄下的事實。 此外,1946年,陳子濤離開四川前往上海投身白色恐怖下的隱蔽文化戰(zhàn)線,在路途中,陳子濤寫下隨筆《出川紀行》,并在《華西晚報》登載,在《出川紀行》之三中,他寫到:“抗戰(zhàn)期間,我會到前線觀戰(zhàn)。” 陳子濤《出川紀行》之三 片段 這不僅是陳子濤烈士的“心愿”,更是陳子濤烈士后人堅守的“心愿”。半個多世紀的光陰,陳子濤烈士的后人精心守護著包含《日寇暴行實錄》在內的這份沉重的烈士物件。 如今,這份對南京地區(qū)抗戰(zhàn)歷史至關重要的書,和陳子濤烈士的物件一起,從玉林帶到了南京,送回雨花臺這片曾在抗日戰(zhàn)爭歲月見證觸目驚心殺戮的土地。這是陳子濤烈士的后人對陳子濤最深情的告慰。 【《南京照相館》中的雨花臺】 電影中郵差聲嘶力竭地喊出“雨花臺、挹江門、中華門”等南京地名,每一處地名都對應著同胞遭屠戮的慘痛遭遇。雨花臺和南京的許多地方,在影片中成為了一個個極具象征意義的符號,它象征著日軍在南京犯下的累累罪行,也象征著中國人民在苦難中不屈抗爭的精神。 《南京照相館》里,兩次出現的“雨花臺”內容,既印證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沉痛過往,也見證了一場遲到的正義。 1947年4月26日的南京,雨花臺刑場迎來了一個讓整個城市都在等待的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罪魁禍首之一 谷壽夫,在雨花臺被執(zhí)行槍決。 《新聞報》報道:“但往觀刑者不下二萬人,刑場周圍擁得水泄不通。谷犯于犯罪之地伏法(谷氏部屬對國人燒殺淫掠亦在中華門外),京市民目睹谷犯飲一彈斃命后,人心大快,京三十萬被害市民之血債,已稍得清償。” 時隔10年,從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到谷壽夫被槍決,這個世界或許會遲到,但在雨花臺,那一刻它終于來了。 歷史不能被遺忘,中華民族遭受的傷痛與屈辱,永遠鐫刻在民族記憶的深處。這本《日寇暴行實錄》,不僅僅是雨花臺烈士紀念館的一份新征集的物件。它是烈士用生命守護的歷史證言,是烈士后人用歲月接力傳遞的赤子之心,更是今日與電影《南京照相館》共同奏響的、不容忘卻的警世鐘聲! 《南京照相館》讓我們看見歷史,陳子濤烈士的物件,讓我們觸摸到歷史的“底片”。兩者交織,是真相的雙重印證,是記憶的深刻鐫刻! 這份沉甸甸的“心愿”與“鐵證”,已安然抵達雨花臺。 接下來,我們將持續(xù)做好烈士物件的修復、保護、研究,讓烈士守護真相的精神永續(xù),讓歷史的回響永遠激蕩人心! 銘記,讓歷史永不褪色;奮斗,讓未來永續(xù)光明。 (撰稿 南京雨花臺烈士紀念館 周鑫玥 記者 景明 監(jiān)制 付雪松)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