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區域 > 貴港 > 正文 |
從年中“成績單”感受港南區經濟發展活力 |
2025年07月31日 16:19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作者:劉志寧 姜慧花 編輯:周珂 |
報紙版面。 核心閱讀 今年1至6月,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8%,排名全市第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6.2%,增速排名全市第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1.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1%……隨著上半年經濟數據出爐,貴港市港南區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港南區召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港南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這份來之不易發展成績單,為做好三季度經濟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創造了條件、夯實了基礎。 港南區區長殷崇勇介紹,今年以來,港南區堅持“實干為要、創新為魂,用業績說話、讓人民評價”的鮮明導向,聚焦“兩年有突破”實施產業轉型升級三年攻堅行動,錨定高質量發展不動搖,深入開展實體經濟調研服務,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和實效,持續推動產業提檔升級,實現了經濟迎難而上、穩中向好。 做好服務保障 匯聚發展動能 “以這個標志為界,這邊是我家的地,可以從這個點開始量……”7月10日,家住貴港市港南區八塘街道岑西村的姜育嬌給測繪員指出地界。當天,港南區濱江產業園(三期)項目八塘片區征拆工作組岑西村包村工作小組成員帶領測繪員來勘測土地,這里規劃為貴港市植護元創生活用紙全產業鏈項目的取水泵房。 八塘街道征拆工作組包村工作小組成員和測繪員、群眾到征地現場勘測確認土地。港南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該項目總投資137億元,是港南區首個投資超百億項目。該區將項目作為“一號工程”來抓,集中主要力量和關鍵要素攻堅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對用地報批、規劃設計修編、道路碼頭建設、取水口遷移等重點工作進行跟蹤辦理,扎實推進項目建設各項工作。 八塘街道黨工委書記黃丹丹介紹,作為項目主要所在地,八塘街道組建征拆攻堅小組,主動下沉一線與群眾面對面宣講政策,全力協調化解地界劃分不清、集體用地確權、爭議地塊處置等各類“疑難雜癥”問題,用時1個多月便完成土地征收簽約2125畝。 項目建設離不開穩定、可靠的服務保障機制。 港南區出臺本級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辦法,建立項目審批和項目管理機制,項目審批推行“簡化辦”,審批時限縮短50%以上,條件成熟的爭取現場辦結;建立重大項目建設協調推進工作機制和重大項目進度定時上報制度,將各項工作細化實化具體化,加強對重大項目計劃進度的動態監測,對建設完成情況進行現場督查和現場辦公,確保項目建設順利推進。 金融活水是企業續航加速的關鍵。港南區大力宣傳相關部門出臺的工業穩增長補助政策,今年1至6月,成功為56家企業申報獲得獎勵資金782.6萬元,增強企業發展信心;用好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成立工作專班,走訪8652家市場主體,推薦企業3135家,其中獲得貸款企業3001家,累計發放貸款金額41.72億元。 抓好經濟工作,關鍵在黨、關鍵在人。港南區深入開展“五問五爭”行動,引導黨員干部針對“偏差”“躺平”“圍觀”“甩手”“自滿”五種作風問題開展“五問”自省,在黨建引領爭賦能、經濟發展爭上游、改革創新爭突破、績效考評爭一流、攻堅克難爭先鋒等重點工作中推動“五爭”創優,干部隊伍干事創業精氣神煥然一新,營造了你追我趕的濃厚氛圍,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添動能、增活力。 港南區工信局局長盧達介紹,今年上半年,港南區實體經濟根基進一步夯實,新增規上企業24家,排名全市第二。實現規上工業產值149.2億元,同比增長11.6%,拉動全市產值增長2.5個百分點,拉動率居全市第一;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1%,增速位列全市第一,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強化招商引資 夯實發展基礎 今年6月19日,港南區與廣東永盛茂農業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永盛茂農業將在木格鎮陸化村,投資4.5億元,建設規劃面積630畝的年出欄900萬羽肉鴿養殖全產業鏈項目。 2023年至今,港南區已簽約肉鴿項目8個,總投資13.65億元,百萬羽以上肉鴿養殖規模場達9家,達產滿產后,年出欄規模達3130萬羽,屆時將成為廣西最大肉鴿養殖基地。 “今年以來,港南區立足自身實際,持續加大設施農業、木業產業、新興產業招商引資力度。”港南區招商局局長覃長佳介紹,今年1至6月,新共簽約項目49個,投資總額47.7835億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90億的53.1%。其中,制造業項目17個,投資總額28.08億,占比58.8%;專精特新企業項目2個。 集板式定制、整木家裝、櫥柜等于一體的全屋定制工廠——博易特智能家居產業園。劉志寧 攝 位于港南區的博易特智能家居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兩棟辦公樓與4座大型廠房已建設完成,辦公樓內部裝修工作有條不紊地推進,廠房里智能設備已整齊就位,技術人員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設備調試,為項目正式投產做準備。 該項目總投資2億元,打造集板式定制、整木家裝、櫥柜等于一體的全屋定制工廠。目前,廠房內安裝有全自動生產線12條、數控六面鉆機10臺,可實現全自動上下料開料、線封和分揀打包。全面投產后,預計年主營業務收入達3億元,可安排就業崗位200多個。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港南區發展改革、住房城鄉建設、生態環境和園區管委會等有關部門,在工程質量安全管理、規劃環評審批等方面給予我們極大的幫助,為項目早日建成投產提供了有力保障。”廣西博易特家居有限公司負責人黃軍泉介紹。 貴港市植護元創生活用紙全產業鏈項目加緊推進。劉志寧 攝 項目招得來,還要落得下、發展好。 港南區加強部門聯動,抓好招商引資新簽約項目,積極協調項目建設中征拆、用水、用電及桿線遷移等難點問題,為項目建設掃清障礙。今年上半年,該區招商引資開竣工項目共33個,總投資162.94億元。其中光大年出欄400萬羽肉鴿全產業鏈項目、羅豐種養有限公司生豬項目等25個項目實現開工,總投資154.39億元;亞太西奧貴港市智能裝備產業基地項目(一期)、林坤木業年產3萬立方米家居板建設項目等8個項目實現竣工投產,總投資8.55億元。 助企提檔升級 增強發展活力 位于港南區亞計山的廣西揚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智能設施樓房豬場里,只見一大群豬吹著空調,享受溫馨適宜的溫度、干凈整潔的環境,從配種到出欄,AI全程護航,一切都井井有條。 揚翔公司采用智能化分欄群喂系統。揚翔公司供圖 揚翔集團董事長莫金枝介紹,公司與深圳數影科技以及華中農業大學等院校機構共同創新推出了“FPF智能養豬整體解決方案”,只需通過終端智能設備及系統就能掌握豬場生產管理情況、豬只生長情況、豬舍環境參數等,并進行相關智能化自動操作,將以往的人力管理轉化為數智化管理,做到豬只全生命周期數據在線,目前智能養殖技術已推廣至韓國、俄羅斯以及越南等國家。 如今,揚翔集團借助“AI+料—育—養—宰—肉”場景落地,以智能設備鏈接消費市場,將市場需求轉化為企業科技創新動力。今年5月,該場景作為貴港市首個智慧農業創新成果在京桂“人工智能+”創新合作對接會上發布,并列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工智能+”典型應用場景進行全區推廣。 揚翔集團的發展正是港南區企業不斷向現代化、智能化、高端化提檔升級的縮影。如今在港南區,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被應用到越來越多的企業中,賦予生產以全新的生命力。 在港南區濱江產業園的廣西思美木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巨大的設備在長長的生產線上高效運轉;廠房干凈、整潔,生產井然有序。 德國工業4.0智能全自動化生產設備在廣西思美木業集團投入使用。劉志寧 攝 “我們的生產線長85米,上面安裝有原料鋪裝、熱壓和降溫設備,剛剛看到的木材邊角料經過粉碎、烘干后,由傳送帶送到鋪裝設備攤鋪成標準板材大小,再通過熱壓機壓緊實,降溫處理后進行打磨拋光,一塊板材就制作好了。”思美木業行政經理肖信軍介紹。 看似繁瑣的生產工序,生產線上卻只有寥寥幾名工人。這得益于工廠的智慧“大腦”——智能控制中心,“這樣的生產線一般企業需要配置300名員工,而我們只需130人,工人只需輕輕操控按鍵和電腦,就能監測各項生產數據,及時調整生產。”該公司副總經理韋干遠介紹。 “近年來,港南區木業產業聚焦產業轉型升級、新產品研發、新技術應用等方面發展,不斷提升木業產業在全國的影響力和占有率。”港南區委副書記、副區長張慧紅說。目前,港南區木業企業有1400多家。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木業企業308家,占港南區規上工業企業數量的77%,累計總產值101.96億元,同比增長16.5%。 今年以來,港南區通過主動靠前服務、全程跟蹤指導項目申報等舉措,推動企業創新發展。史丹利化肥貴港有限公司、恒久木業、通達米業獲自治區創新型中小企業認定;廣西揚翔集團的生豬精準飼喂數智節糧設備獲評自治區“人工智能+制造”產品,其FPF未來豬場數字化管理平臺入選自治區“人工智能+制造”典型案例;盈康食品獲評廣西基礎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一系列成果有效提升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為廣西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郁江南岸美麗小城——貴港市港南區。劉志寧 攝 港南區委書記陶建全表示,“十四五”收官在即,港南區將按照自治區黨委十二屆十次全會、全區年中工作會議暨三季度經濟發展調度會以及貴港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聚精會神抓好高質量發展,著力拼經濟、抓產業、促轉型、謀發展,扎實做好第三季度經濟工作,為如期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全力沖刺。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