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區域 > 防城港 > 正文 |
港口區:陸基圓桶“長”出億級“藍色糧倉” |
2025年07月31日 16:33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楊康 通訊員 蘇武 鐘馥蔚 文/圖 編輯:苑長軍 |
近日,記者走進防城港市海恰恰農業種養有限公司的陸基圓桶養殖車間,眼前一片蝦的海洋。桶內的海水清澈干凈,密密麻麻的南美白對蝦在桶內歡快地游動。隨著工作人員不斷投料,20多個直徑10多米的大圓桶內,南美白對蝦迅速聚攏,水面頓時翻涌成一片銀白色的“蝦浪”。 防城港市鑫潤養殖公司漁光互補基地。 記者從港口區海洋局獲悉,截至目前,該區已集聚廣西海旻漁業有限公司、防城港海恰恰農業種養有限公司、廣西防城港市海之恒水產養殖有限公司、防城港市鑫潤養殖公司等8家新型海水養殖企業,建成陸基圓桶550余個、養殖池40余個,養殖車間30條42000多平方米,預計年產對蝦2330余噸,產值突破1億元,標志著防城港市港口區向“藍色糧倉”又邁出堅實一步。 從“靠海吃!钡健翱萍寄梁! “過去是‘看天吃飯’,現在是‘科技吃飯’!狈莱歉凼泻G∏∞r業種養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我們每個圓桶配備溶氧、溫度監測等設備,與傳統池塘相比,陸基圓桶節水90%、節地80%,單位產量卻提高5倍,平均每平方米產量達12斤,單口池最高產量達6800斤/畝。公司目前已具有比較成熟的海水循環水養殖技術,所有養殖桶每天換水1水,排出的養殖尾水經過沉淀、凈化和消毒后重復用于圓桶養殖,消毒后的養殖尾水達到飲用水消毒標準。 防城港海恰恰農業種養有限公司的陸基圓桶養殖車間。 港口區海洋局副局長戴文龍介紹,近年來該區大力發展圓基養殖等新型高科技海水養殖業,對符合扶持條件的企業政府將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2023年以來,該區已發放養殖扶持資金600萬元。 “藍色引擎”駛向深遠海域 推動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是港口區打造向海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該區依托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及產業資源稟賦,做大做強現代漁業,成功創建了國家級企沙漁港經濟區,并有力推動國家級沿海漁港經濟區建設,答好向海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時代答卷。目前,廣西北部灣國際生鮮冷鏈物流園等9個重點項目已陸續完工,累計完成投資約30億元,入駐企業近100家,日處理海產品近300噸。 企沙漁港碼頭。 如今,企沙遠洋漁業碼頭上,1個萬噸級、3個5000噸級漁船泊位即將啟用。泊位投入使用后,將大大提高企沙漁港生產能力和運作效率。要推動漁業高質量發展,提升現代漁港設施服務功能是重要舉措。該區以創建國家級沿海漁港經濟區為載體,大力實施漁港經濟區基礎設施重點項目,涵蓋智慧漁港、綠色漁港、產業漁港等方面。這些項目全部建成后,企沙漁港將擁有17個千噸級、3個5000噸級、4個萬噸級漁業碼頭,年漁獲卸港量將超100萬噸,可滿足2200艘以上大中小型漁船停泊、避風和補給,減災能力至少達到50年一遇。 夕陽西下,滿載而歸的漁船與閃爍的養殖車間燈光交相輝映。港城人以大海為紙、科技為筆,正繪就一幅“向海圖強”的新畫卷。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